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4部分,抗日之雪恥,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後敵人的兵力就達到了恐怖的十萬人,是冀南八路軍的兩倍以上。而且這次韓雲華給陳光以及冀南前敵指揮部下達的作戰指標是全殲日軍一個師團,這是死任務必須完成。
全殲日軍一個步兵師團那是容易的嗎,中日開戰已經快要三年了,有幾支部隊全殲過日軍的整編師團,先不說日軍步兵師團往往是配備了步、騎、炮、工、通訊、戰車等多個技術兵種,其戰鬥力原本就比同等數量的八路軍要強上不少。再加上日軍各部隊的全力支援,除了地面的陸軍增援外,還有空中的航空兵支援。因此全殲一個步兵師團必須動用五倍於敵人的兵力,在付出相同的傷亡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戰略目標。
日軍到達石門以後並沒有立即南下作戰,而是開始四處出擊打擊鐵路沿線的八路軍游擊隊。其實石門距離冀南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但是這次南下作戰的日軍最高指揮官木村兵太郎中將卻是將後勤基地放在了石門。
說起石門大家也許並不清楚是個什麼地方,但是說起石家莊大家肯定不陌生,因為現在大家提起河北肯定會說道石家莊的。但是鮮有人知道,其實石門就是石家莊。石家莊舊稱“石門”。石門位於河北省中南部,是人類文明開發較早、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地區。
石門可以說是全國最最年輕的一個城市,在20世紀初期,石家莊還真的是叫石家莊村,是一個真正的冀中小村子,全村只有93戶人家,578人,面積約0。1平方公里。
石門的發展離不開交通,尤其是離不開鐵路。20世紀初期,平漢鐵路(今京廣鐵路)和正太鐵路(今石太鐵路)相繼修建,並在此交匯,石家莊就是伴隨著鐵路的興建而逐漸發展起來的。1925年,這座城市始稱石門市(後曾改名為石家莊市);所以到此時石門才建市只有短短十四年。 1902年由法國和比利時修建的京漢鐵路從這裡經過,設立一個站點,因石家莊名氣不大,就以相距不遠的振頭鎮命名,稱為振頭站。1907年正太鐵路(正定到太原)通車,正太鐵路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橋,在石家莊和京漢鐵路連線,將正太鐵路***由正定改為石家莊,石家莊成為兩條鐵路的交匯點,並逐漸成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同一年,橫跨京漢鐵路和正太鐵路的河北省第一座鐵路公路立交橋“大石橋”竣工,從此石家莊以大石橋為界分為了橋東區、橋西區。多處交通要道在此交匯,石門的地理位置一下子凸顯了起來。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侵華日軍於8月底佔領平津地區,隨之以陸海空30萬兵力沿平綏、平漢、津浦鐵路幹線向華北大舉進攻。9月14日,三個師團的兵力沿平漢路及兩側向南發起攻擊。同日,日軍出動飛機對華北重鎮正定、石家莊實施偵察轟炸。沿線***守軍奮起抗擊,但終未能阻止日軍向南推進。從1937年9月23日,日軍佔領石家莊地區的新樂縣城,到12月30日贊皇縣淪陷,僅僅三個月時間,石家莊屬縣除深澤、晉縣外,大部地區陷於敵手。日軍所到之處,燒殺『淫』掠,無惡不作,造制了一起起駭人聽聞的大慘案。
石門這樣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必將是日軍爭奪的重點,1937年10月10日,***侵略軍侵佔石門。自侵略者的鐵蹄踏進石家莊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就把這裡作為其侵略華北乃至全中國的後方基地和大本營,侵佔大片良田,建造兵營,挖築壕溝,鋪路架橋,開通機場,扶植地方傀儡,建立***偽政權,建立領事館,開設商號,野心勃勃要將石家莊建成華北六大都市之一,妄圖以此為中心,強化對冀中、冀南地區的長期統治佔領。***侵略軍佔領石門後,將佔日軍華北地區總兵力三分之一的軍隊駐紮在此。從第一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寺內壽一大將到現在的彬山元大將都極為看重石門的交通地位,日軍採取一系列手段,把石門培植成長期侵佔華北的軍事基地。一方面大量增加兵力,拓展城市規模,強化城市的軍事地位。另一方面在這裡扶植傀儡政權,1938年1月15日扶植設立了偽“石門市政公署籌備處”。
歷史的事變如萬花筒,讓世人應接不暇。由於偶然的因素,石家莊成了兩條鐵路的交匯點,而由此帶來了一個區域在世紀之初的重大變故,一個鄉野小村被隆隆的車輪托起,使一個區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南移,先取代正定,後取代保定,成為控燕京南門、扼冀晉咽喉、連齊魯中原的華北重鎮。20世紀初葉,石家莊還是獲鹿縣轄下的一個小村,那時的獲鹿就是通燕趙、連三晉的貨物集散地,素有“日進斗金的旱碼頭”之稱,但是,隨著正太鐵路的興建通車,日進斗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