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1部分,抗日之雪恥,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打成了共識。尤其就軍事而言,與會的代表最終都認為暫時先不要忙著入朝作戰,畢竟國內還有大批的日軍佔領區,如果內蒙古軍區現在這個時候入朝的話,很可能引起國內民眾的不滿。這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後勤問題。經過這段時間的大戰,內蒙古軍區庫存的彈藥物資幾乎已經耗盡,儘管繳獲了日偽軍不少物資,但是由於管理問題,韓雲華以及整個後勤部門都不清楚現在內蒙古軍區一共有多少彈藥庫存,而且航空燃料以及航彈也基本耗盡,要是不盡快補充的話,暫時根本無法進行大的戰役。最後就是因為對新地盤的控制問題迫使內蒙古軍區不得入朝作戰,畢竟東北地區已經淪陷十二年了,這十二年間日偽勢力已經滲透到了東北的邊邊角角所有的地方。現在儘管日偽軍不是被消滅就是被趕出了東北,但是依然有大量的日為殘餘勢力躲到了暗處尋找時機。因此接下來的任務並不是怎樣消滅關東軍殘部,而是儘快鞏固佔領區,將東北地區的日為殘餘勢力徹底清除出東北,還東北一片朗朗乾坤。

另外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就是那些日本僑民該怎樣處理,這段時間各地區羈押起來的日本僑民的總人數已經超過了120萬人。這些日本僑民除了部分是日本貴族以外,絕大多數是日本移民過來的農民,這些人的身份雖然是平民,但是他們卻是侵略者的一員,同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的爪牙,也許在日本國內他們是大大地良民,但是自從他們踏足中國的土地之後,他們的性質就會在段時間內完成蛻變,因此韓雲華認為這些日本僑民暫時不能釋放,更不能將他們遣送回日本。一方面這些人要為他們的選擇付出代價,為他們在中國所犯下的那些不可饒恕的罪行贖罪,同時韓雲華可是知道現在的日本國民的心態,那是一種狂躁的病態心理,即使是內蒙古軍區大發慈悲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將那些日本僑民全部毫髮無傷地遣送回日本,但是也絕對沒有人會說內蒙古軍區一句好話,欺軟怕硬才是他們性格最直接的表現。

況且,韓雲華可是知道在日本戰敗之時曾經提出一個瘋狂的計劃,這個計劃有一個瘋狂的名稱——“一億玉碎”。眾所周知,日本的玉碎就相當於**八路軍所說的的光榮犧牲,那是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的口號。一億玉碎就是一億人光榮犧牲,因為當時日本有一億國民,一億玉碎就指一億國民全部戰死。

這可不是說說而已,這個計劃可是被日本人著實地執行了一段時間。二戰末期,日本窮途末路但拒不投降,“一億玉碎”、“最後一人”、“特戰攻擊”,“紅蜻蜓”。。。多麼瘋狂卻又因慘烈而顯的悽美的詞,正如這個國度的國花一樣,燦爛的綻放後既消逝。駕駛著已經全面落後於盟軍的劣質飛機,日本航空兵一個接一個衝向美國的軍艦,每一次出征都抱著必死的決心。

哀兵未必必勝,但是哀兵卻一定可以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傷亡。事實也正是如此,塞班島和硫磺島戰役表明,即使裝備優良的美國大兵面對日本瘋狂的武士道精神也要付出近乎1:1的傷亡率,而這樣算來要攻破日本本土,美國至少要付出100萬人傷亡率,這是已到了勝利階段的美國所承受不起的。

而韓雲華可是知道二戰後期日本組建起來的部隊絕大多數是由哪些國內的普通民眾組成的,也就是說這120萬青壯年被遣送回日本之後,很可能不久就會再一次出現在戰場上,所以韓雲華堅持認為應該將這些日本僑民全部遷入集中營集中看管,強制讓他們勞動,以洗刷他們的罪行,如果表現良好可以給與一定的待遇。

儘管韓雲華也知道這樣做可能對這些日本僑民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就像後世二戰後期那些日本僑民的悲慘處境一樣,大量的婦女兒童非正常死亡。但是韓雲華卻不敢冒險,日本人的瘋狂他是深有體會的,從之後的歷史來看,也許我們可以認為如果沒有山縣有朋,沒有甲午戰爭的勝利,沒有陸軍大學,也許這個國家不會在瘋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給亞州和自己帶來深重的災難。但是韓雲華也知道歷史不能假設,世界是個複雜系統,環境作于于參與者,參與者又返過來改造環境,不是一切現象都可以推出因果的,世界不是機械,冥冥之中有如上帝一般的天意,也許是他們才是攪動歷史河流的手。韓雲華可以命令各地政fu部門給予日本僑民一定的待遇,但是卻不能保證每一個地區的政fu部門都能按照他的意思去辦,畢竟日本人在東北造的孽實在太深重了,對日本人懷有極端仇恨的大有人在。

120萬不是一個小數字,而且能被日本政fu選作移民的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年,七老八十的遷移到東北也活不了幾年,日本政fu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