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9部分,抗日之雪恥,賴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病逝。不過由於歷史的改變,這個大漢奸竟然也良心悔改,這倒是很令韓雲華感到意外。
韓雲華命令於芷山所部就地休整,軍區將會在近段時間派一支政治工作組進駐他的部隊,一方面是要對他的部隊進行一次徹底的政治教育,靈一方面是要對所有的戰士進行一次摸底,軍官也要進行培訓學習。為了打消於芷山的顧慮,韓雲華告訴於芷山,中央不會剝奪他的兵權,不過以後他的部隊要和所有的部隊一樣歸黨和國家所有,他的任命過幾天才會下來,是從政還是安排軍職這要看中央怎樣安排。
於芷山所部通電反正,最受刺激的莫過於溥儀和山田乙三了。溥儀就不必說了,作為偽滿洲國的執政,一國之君,名義上的三軍總司令。但是實際上他的權力小的可憐,幾乎所有的軍政主官的任命都要請示關東軍才行,他不過日本人擺在明面上的一個木偶人而已。偽滿洲國十幾個軍管區30多萬部隊他真正能調動的極其有限,除了那兩個近衛師以外,所有的部隊都必須經過關東軍的批示才能調動。至於那些軍官們絕大多數人不把他這個執政當回事,所有人都清楚只要抱好日本人的大腿就可以了,他這個傀儡有沒有雖然不一樣,但是他們會自動忽略他的存在的。不過這些人中卻有一個特例,那就是於芷山,於芷山此人會專營。他不但日本人那裡打得火熱,就連溥儀這邊他也是做得非常到位,同樣是大將軍,而且還是滿清貴族的吉興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差勁了,所以到最後於芷山這個漢族人掌握了未滿的實際兵權,而且吉興卻只是一個軍管區的司令,這就是差距啊。
溥儀對於於芷山是信任的,但是於芷山的背叛卻讓他的心沉到了谷底,那16萬部隊可以說已經是偽滿洲國最後的家底了,也是溥儀最後的依仗了。但是現在被於芷山一鍋端了,溥儀現在吐血的想法都有了。想想現在諾大個滿洲國,只有吉興手中的2萬人以及拱衛皇宮的1萬人,統共不過3萬人的部隊,溥儀的心在滴血。
溥儀是有心吐血,但是最終還是沒吐,但是山田乙三大將可是實實在在地吐了一次血。在接到大本營發來的斥責電報之後,詳細瞭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後,山田乙三大將只覺得一陣天昏地暗,喉嚨一甜便哇的第一聲吐出來大口的鮮血,同時人也暈倒在地,將整個司令部的日軍官兵嚇了個半死,急忙叫來軍醫搶救。
忙碌了一個多小時,山田乙三大將終於醒了過來,不過精神卻及其萎靡。他一直都在擔心偽軍的叛變,不過他卻沒有懷疑過於芷山、吉興等人,因為在山田乙三大將看來於芷山等人根本不可能叛變,向他們這樣的高階偽軍軍官在中國人眼裡就是不擇不扣的大漢奸,是要被拉出去槍斃的,就算是他們投降了支那人也不會有好日子過的。而且他們所面對的是支那韓雲華所部,以他對韓雲華的瞭解,那個人是不會接納於芷山這樣的大漢奸的。但是事情就是這樣無奈,韓雲華不但接納了於芷山,而且還主動放於芷山的部隊到後方休整,氣的山田乙三大將吐血不止。
……
第六百二十二章:關東軍的末日(二十)
於芷山所部通電反正,無異於在搖搖欲墜的偽滿洲國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由於山田乙三一開始就打算讓偽滿洲國的部隊當炮灰,用山田乙三的話說,二十萬皇協軍如果不能起到作用就讓他們伴隨滿洲國一起覆滅吧。
山田乙三這樣想也是有原因的,如果關東軍守不住南滿的話,那麼就會撤往朝鮮,相對於朝鮮入,關東軍對於滿洲地區的部隊還是不太信任。因為在日本入眼裡,支那入是狡猾的善變的,而朝鮮入是忠誠的,這二十萬皇協軍要是撤往朝鮮絕對是一個不安定因素,所以山田乙三毒辣地想將所有的偽滿洲國的部隊全部送到前線,就算不能給韓雲華所部造成多大的阻擊,但是也可以搓一搓韓雲華所部的銳氣。但是沒想到卻讓韓雲華佔了一個夭大便宜,日偽軍一下子損失慘重。
於芷山所部的這一舉動的意義極為重大,訊息傳來全國震動,這可不是通州保安隊起義所能相比的。拋開政治意義不說,就軍事上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由於6萬偽軍戰場反正,日軍精心佈置的防禦體系一下子漏洞百出,韓雲華趁此機會,命令部隊立即見縫插針,向日軍的防線的薄弱之處攻擊。
韓雲華所部的行動極為迅速,山田乙三的命令還沒有做出什麼有效地決議,內蒙古軍區的部隊就開始了全面進攻。這次韓雲華是將所有的實力都拿來出來,而且韓雲華也知道根本用不上預備隊,所以他給所有的部隊下達的命令是,全軍不分主攻和次攻,所有部隊所有方向都是主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