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閒得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鬥智鬥勇,大明帝國日不落,實在閒得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十艘馬船一次性把已經轉移到覺華島待命的四千多人馬帶到了娘娘宮登陸。
工程兵駕輕就熟以密封浮船拼接的碼頭足五十步寬離河灘十五步,河邊的灘塗都鋪上了預製板,確保馬匹,車輛不會陷進去,影響機動能力。
兵強馬壯的四千餘明軍根本不是一兩個建奴牛錄可以襲擊的,他們忽然登岸,建奴渾然不知,不可能在立足未穩之時有太多建奴騎兵趕到,人馬來得少了那是送軍功。
一千餘騎兵和重步兵列陣護衛,山海關步兵、工程兵、輔兵、撫寧勞力在全力搶時間修建灘頭陣地,連水手都主動來幫忙,大家以最快速度挖戰壕,用帶來的麻袋、草包裝砂石、淤泥壘砌胸牆。
黃家修建的已經不是顧名思義的胸牆,都超過一人高了,隔半步就預留一個射擊孔,胸牆外是兩步多深三步多寬的戰壕,長達三百步,這裡離河邊碼頭一百五十步。
黃勝有能力挖寬戰壕卻不這樣做,要造成建奴打馬賓士可以一躍而過的事實,讓他們認為有輕而易舉打下這裡的可能性。
目的當然是引誘建奴攻擊自己,在陣地爭奪戰中給敵人造成大量殺傷。
當建奴發現娘娘宮小淩河畔偷偷地摸來了一支明軍時,已經到了中午,在三千多人共同努力下具備一定防禦力的灘頭陣地早已經形成了。
這就是準備充足的優勢,用麻袋、草包在鬆軟的河灘取土壘防禦工事太容易,吊橋、大門都是預製品,一直存放在馬船上,連起吊的轆轤和滑輪組都是成品,直接拿來組裝就可以使用。
一千一百騎兵和六百重步兵已經透過吊橋撤回掩體內,十門六磅野戰炮也部署完畢,碼頭後面已經橫船的草撇船有十二艘,七十二門黑通通的炮口直指北方。
當然真正打起來的時候只有線膛炮二十四門可以參戰,滑膛炮的射程有限,炮口離胸牆接近三百步,打炮時如果控制得不如人意大有可能打到自己人,摧毀胸牆。
這樣太危險了,滑膛炮不能投入戰鬥,裝門面而已。
還有八艘草撇船二十艘馬船在小淩河入海口段二十里範圍遊弋,發現建奴立刻用抬槍,火炮招呼。
工程兵用黃家預製的角鋼和緊韌體快速搭建的一個高四丈的瞭望哨裡,黃勝大人和黃明理親自用固定望遠鏡遠眺北方。
這就是以強大船隊為後盾,在近海作戰的便利條件,馬船上帶的物資應有盡有,寧可用不到也要有備無患,如果陸地運輸這些數十萬斤計的物資,僅僅挪一次窩,恐怕讓所有人馬都要累得夠嗆。
倉促砍樹搭建瞭望哨費時費力還不穩當,用預製角鋼由經常訓練的工程兵搭建瞭望哨,一個時辰不到就搞定。剛剛來到這裡地形不太熟,而且建奴有六七萬大軍在此,黃勝沒有冒險派出暗哨深入。
第一是怕少年火槍手被建奴阻斷歸路造成無謂的犧牲。第二是擔心建奴繳獲固定望遠鏡暴露了明軍是如何料敵預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