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閒得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八十四章 租借,大明帝國日不落,實在閒得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議開始往一邊倒的趨勢發展,文官武將都認為天子應該從善如流,做出利國利民的決定。

鼓譟的兵丁提出了條件,皇帝總不能裝聾作啞,他看向戶部尚書程國祥問道:“程愛卿,軍餉、軍功賞之事可有眉目?”

程國祥苦著臉道:“陛下,戶部恐怕連一成餉銀都拿不出,臣以為還是請黃少詹事出城去軍營給各路邊軍解釋朝廷難處為妙。”

戶部尚書其實很惱火黃道周的言行,認為那個成天無所事事高談闊論的道德君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毫不客氣地給他上眼藥。

文武百官一齊看向黃道周,同僚們戲謔的目光,把這位敢捨身取義的黃聖人瞧得直發毛。

黃道周不怕死,但是怕被侮辱,好友畢自肅由於欠餉被亂兵羞辱憤而自殺他還記憶猶新。

朝廷確實欠廣渠門外的大兵糧餉和人頭賞,他乃是士大夫如何能和一群武夫理論?萬一那些草莽之輩一言不合動起粗來,黃道周豈不是自取其辱。

況且欠債還錢天公地道,他還不佔理,昨天還如鬥雞般的黃聖人,今天認慫了,低下頭一言不發。

黃勝略施小計就治了空談誤國的道德君子黃道周,但是黃勝不鄙視黃聖人,他畢竟是一個言行一致真正以死全節的高尚之人,值得尊敬。

捨身取義的南宋文丞相《正氣歌》詩云“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他留下絕,“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大明滅亡之時有多少豪傑慷慨赴死?太多太多!反清復明前前後後長達二百餘年,一直到滿清末年最大的反清復明組織“洪門”依舊強大,就可見一斑。

洪門創於明末清初,以朱元璋的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宗旨,清末出了不少名人,國父孫中山就是最著名的一個,同盟會、興中會、三合會、哥老會等等反清組織都有洪門的影子。

洪門是國民黨成立的源頭,是推翻清朝韃虜的主要力量,對中國舊民主革命貢獻巨大,洪門子弟為了滅亡滿清出錢出力,出力的是國內會黨,他們真的拋頭顱灑熱血,出錢的以國外華僑洪門會員最為踴躍。

反清復明其實成功了,只不過變成了反清復民國,因為孫中山認為中國落後的源頭就是封建制度,所以他反清成功後並不恢復明朝而是建立以漢族為主的中華民國。

雖然愚昧的滿清僥倖奪取大明花花世界,大多數漢人卑躬屈膝做了奴才,但是漢民族的抗爭根本沒有停歇,多少英雄好漢倒在血雨腥風裡,多少漢民族精英前赴後繼,黃道周只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

四大文明古國滅亡了三個,唯有漢文明傳承五千年,這其實就是漢文化的凝聚力,無論如何艱難,漢人總有許多執著的先輩心甘情願成仁取義……。

黃勝採用陰謀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力,是本著拯救億萬漢人,本著漢文明不被通古斯野人糟踐的初衷做事,成大事不拘小節。

現在離將要達到的目標越來越近,收民心籠絡士大夫和官僚階層正在進行中。

朝中十幾位“戰神”系大員心知肚明,指名道姓讓黃道周去軍營和兵丁交涉肯定是南王的計謀,只要不傻都能夠看出來。

群臣都等著看黃道周笑話,沒有一人幫腔。

黃聖人飽讀詩書以直取名,也算得上敢作敢為之人,但是去和一群粗鄙武夫辯論朝廷該不該發餉簡直就是送臉給人家打。

他自認為如此犧牲毫無疑義,紅著臉選擇了沉默。果然立竿見影,把跳得最兇的治了,接下來當然再也不會出現破壞和諧的聲音。

成竹在胸的高第見黃道周終於消停了,出班坦言道:

“陛下,老臣昨日去南王軍中磋商,陛下肯給南王藩屬國正名,他同意歸還大明信地海南島。”

此言一出讓太多去過海南島的官員大吃一驚,因為他們都知道如今的海南島根本不是窮鄉僻壤,而是一個淌金流銀的風水寶地。

朝堂上大臣們互相議論的嗡嗡聲太響已經蓋過了高第的君前奏對,連黃道周都側耳細聽。

高第大聲乾咳幾聲,嗡嗡聲才漸漸地小了。

皇帝聞聽此言也覺得意外,他等著聽下文,他早就得到錦衣衛、東廠探報,知道海南島上如今工廠林立,老百姓安居樂業。

南王居然把他苦心經營幾年的地盤拱手相讓可能嗎?

高第接著道:“南王有許多工廠在海南島,完成往‘南華島’搬遷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他提出以每年十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武俠升維

囈夢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