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受辱,競月貽香,長桴,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這一番歇息,直到第二天正午才相繼起身,急忙收拾一番,抓緊時間往嘉峪關方向趕路。先競月想起昨夜李劉氏的舉動,不禁大是尷尬,行動間更是刻意避開她。但李劉氏卻是容光煥發,兀自在隊伍中間照看那個感染瘟疫的婦人,臉上雖然蒙著方巾,也藏不住滿臉的喜悅,想來多半是因為先競月昨夜的許諾,說隊伍在抵達嘉峪關後便讓她先回江南,也算是實現了她多年以來的思鄉之情。如此繼續趕路,待到傍晚前後,整支隊伍終於來到了嘉峪關前。

話說本朝的西北疆域以早些年重建的萬里長城為界,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嘉峪關外便已屬於西域別失八里的領土。所以對本朝而言,整個嘉峪關不但是河西走廊的咽喉,更是西邊的國門所在,又被世人稱之為“天下第一雄關”。其城關乃是修建於狹窄的山谷當中,由內城、外城和城壕三道防線組成重疊的並守之勢,從而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縝密戰備,規模遠非玉門關那一道孤零零的城牆可比。

由於前些日子玉門關引發的“殭屍”傳聞,駐守嘉峪關的龔百勝早已傳下嚴令,徹底封鎖整個嘉峪關。奉行“只出不進”的原則。那便是隻要手續齊全,任何人都能出關;但只要是關外之人,不管來自哪國哪族,一律不許入關。此時眾人來到嘉峪關前,只見嘉峪關城門禁閉,城牆上隱約可見手持關刀的軍士身影,顯是有重軍駐守,但城外卻不見一名軍士,城牆前的城壕裡也空無一人。隊伍前面的周師爺和王參將當即跨過城壕,向城牆上的軍士亮明身份,叫他們開啟城門。

城牆上的守城軍士卻不肯開門,只說是龔將軍下了嚴令,不能放任何人入關。對此周師爺早有準備,連忙拿出陸將軍親筆寫的文書,說此番同行的還有從玉門關撤回的漢人百姓,即便不讓眾軍士入關歇息,也該放百姓進去,不管怎樣也要將這些百姓安置妥當。

誰知守城軍士還是不肯開啟嘉峪關城門,任憑周師爺如何勸說,只當是沒聽見。隊伍後面的先競月、李劉氏和眾百姓此時也相繼來到城牆下面,見到這般局面,一時都有些手足無措,想不到這一路歷經艱辛,好不容易才來到嘉峪關前,卻被守城軍士攔在關外。要說嘉峪關的龔百勝和玉門關的陸元破存有嫌隙,所以此番暗下毒手,想要讓玉門關的駐軍陷入困境,那倒也罷了,但如何連這些百姓也要拒之於關外?未免也做得太絕了一些。

周師爺見同行的軍士和百姓個個神情激憤,無奈之下,只得拿陸將軍的親筆文書來做文章,說這是玉門關送來的緊急軍情,無論如何也要交到龔將軍手裡,守城軍士若是執意不肯開啟城門,延誤了軍機,依照軍法罪當問斬。聽到這話,城牆上的守城軍士頓時沒了聲音,卻也並未開啟城門,隔了許久,城頭忽然降下一個籮筐大小的吊斗,用一根長繩拖拽著垂到城牆下面,守城軍士便叫周師爺進到吊斗裡面,要用吊斗將他拉上城牆。

周師爺氣得滿臉鐵青,只得抬腳踏進吊斗,隨後城牆上的守城軍士便將吊斗升起。要說這嘉峪關的城牆雖不及玉門關城牆高大,卻也有十來丈高低,周師爺在吊斗裡徐徐上升,待到離地五六丈高低,已覺四肢發麻、頭暈腦脹,雙腿一軟,便在吊斗裡坐了下來,引來城牆上眾軍士的一片鬨笑。然而眼看離城頭還有丈許高低,吊斗卻已停住不動,就這麼將周師爺孤零零地懸掛在半空中。只聽城牆上的軍士大聲吩咐,叫周師爺將陸將軍的親筆文書拋上城頭。

周師爺心中大怒,對方既然不肯讓自己上城,那麼方才便該說明,只需將陸將軍的文書放在吊斗裡便是,又何必要叫自己踏進吊斗?如此戲弄自己,分明是要故意羞辱。幸好周師爺素來沉穩慣了,此行又身負陸將軍重託,自己受辱事小,玉門關將士缺糧缺藥事大,更何況還有同行的這些百姓需要安置,只能放低姿態,在吊斗裡死皮賴臉地祈求守城軍士開啟城門。

於是周師爺便在吊斗裡和守城軍士交談了一頓飯的工夫,城牆下眾人隔得遠了,只聞荒漠裡的北風聲勁,也聽不見周師爺和對方說了些什麼。到最後周師爺終於將陸將軍的文書拋上城頭,城牆上的守城軍士隨即將吊斗降下,讓周師爺平安落地。眾人急忙上前詢問,周師爺鐵青著一張臉,忍不住長嘆一聲,脫口罵了句髒話。

原來嘉峪關駐軍對玉門關“殭屍”的傳聞深信不疑,統帥龔百勝更是傳下嚴令,就連一隻蒼蠅也不能放進嘉峪關,尤其是從玉門關方向過來的人,守城軍士若是敢私自放人入關,立斬不赦。周師爺無奈之下,只能連哄帶騙,和城牆上的守城軍士好說歹說,差點將嘴皮子都磨破了,最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女武神養成計劃

白色鳥風

新神鵰俠侶之過芙戀

清雲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