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問到沒問題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2章 問到沒問題,重生之神級學霸_志鳥村,志鳥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人幫忙的話,也不會太難,而且,先期可以先做鉀通道的專案。”楊銳隱晦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想要共建實驗室,他要自己的實驗室,只要人幫手。
滿屋子就沒有一個笨蛋,都能聽出來。
蔡教授倒無所謂,本來就是雙向選擇,他笑笑道:“申請國家預算可是很麻煩的,最有可能的還是批准機時。”
“等離子共振需要專門的應用計算機和專門的軟體,我想機時恐怕不行。”
“哦?”
“關於等離子共振的實驗,我可以回去以後就寫幾篇論文發表出去,然後再申請的話,機率會大不少吧。”
“那當然,不過,你要寫幾篇?”蔡教授顯然對楊銳給出的單位有點疑惑。
楊銳迅速在腦海中回放一遍,道:“我可以把正在做的實驗改一下,把蛋白質檢測的部分拿出來,寫三四篇沒問題。”
這下不止是蔡教授,在座諸人都有點無語。
大家寫論文都是一篇一篇的寫,“寫三四篇”沒問題是什麼鬼。
80年代的中國,學術界還沒有後世“刷”論文的風範,當然,也是團隊合作和良好的執行體系尚未建立的原因,一篇篇的論文刷過去,實驗也得做的非常流暢,至少有內涵才行。
當然,後世的中國學術界,熟悉了國外期刊的稽核方式,也創造性的發明了很多刷論文的方法,這些先進方法,如今會議室內的教授們,大概還是沒有掌握的。
蔡教授不扯能不能的問題,咳嗽一聲,道:“三四篇都得在水準以上,才好申請經費。”
“當然。”
“恩,其他人有什麼問題沒有?”蔡教授不做評價,反正他不可能加入楊銳的實驗室。
至於有興趣的人怎麼想,那就是個人的考慮了。
大約是一分鐘的沉靜,幾名副教授爭先恐後的提問了。
他們提問的都是克隆突變基因分析鉀通道結構的相關問題,不用說,最吸引大家的,還是有可能發表cE的論文。
楊銳也不著急,不慌不忙的作答。
學術答辯是最能體現一名學者思維和實力的時候,這也是國外頂級學術機構都很重視國際會議的原因,看論文看不出來的問題,問兩句話,說不定就問出來了,這就好像是法庭上的詰問,一個人可以做出完美無缺的陳述,但他不可能完美無缺的作假。
對於自己做了半年的論文,楊銳簡直是熟的不能再熟,相比之下,只是看過論文,或者臨時抱佛腳的提問者,對克隆突變基因,或者分析鉀通道結構等等,只能說有淺顯的認識。
這樣的水平,自然是問不倒楊銳的,不僅問不倒,當表面問題結束以後,試圖深入提問幾個人,還隱晦的被楊銳點出問題有誤。
這下子,一些人都不好意思提問了。
不過,總有不在乎被指出問題的,非常自信的,對命題有興趣的,或者非常在乎新建的獨立實驗室的學者。
問題的難度也層層深入。
楊銳的臉上始終掛著溫潤的笑,反擊的也越來越犀利,絲毫不因為對方是教授或副教授就有所放鬆。
這個會議的目的,就是為他的獨立實驗室選人,如果對方強勢,實驗室的主導權就有可能易手,這可不是簡單的面子工程。
如果有必要,楊銳可以削掉教授的面子。
大約半個小時後,提問的人越來越少了,漸漸的趨於平靜。
蔡教授訝然的看向兩邊。在座的人,討論起學術來,可沒有一個矜持的,眼前的場景和學生的畢業答辯很像,但從來從來只有教授把學生問的說不出話的,問到沒有問題的,可實在出人意料。
“沒有問問題的,那就結束了。”蔡教授不可能讓沉默繼續下去。
“等一等,我還有點問題,想再考慮一下。”有人輕聲說了一句。
楊銳看了過去,正是適才提問比較多的魏副教授。
如果現在結束詰問,就意味著楊銳取得了優勢,之後再建立實驗室的話,很可能真的以他為主。對於想要加入其中的魏副教授,這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在場的先生們,最期望的其實是主導實驗室,然後讓楊銳輔助自己,而非相反。
魏副教授一開口,剛才積極發言的幾個人也意識到了原因,又有人提出思考。
富教授雖然不想與楊銳共事,但本著“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的原則,也支援魏副教授道:“稍等一下,我也有兩個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