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0章 打擂臺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70章 打擂臺,重生之神級學霸_志鳥村,志鳥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銳,是在一所鄉辦小學開始了他波瀾壯闊的學術生涯的……楊銳在小的時候,是一個調皮鬼,學校的老師經常向他的母親告狀,每當這個時候,母親就會溫聲的教育楊銳,與小朋友和平共處,一起玩耍比獨自玩耍更有趣……
楊銳的母親是一名普通的勞動婦女,她在每天上班的閒暇,還要做飯洗碗洗衣服……
即使到了西鄉開發區工作,她依然沒有脫離勞動婦女的本色。打毛衣和納鞋底是她必做的,每天上班和下班的時間,她還會雷打不動的去菜地看一圈,檢查一下柵欄,看看需不需要澆水施肥……
王博看到這裡,已經是看不下去了,他氣的將《華西早報》摔到了桌子上:“簡直是一派胡言。”
“怎麼就一派胡言了。”總編沒什麼脾氣的抬起頭來。
“楊銳的爺爺就是西寨子鄉的鄉黨委書記,楊銳不在西寨子鄉讀書,還能去哪裡讀書?他媽才不是普通的勞動婦女,她公公是鄉上的一把手,孃家全是國企的幹部,每年到春節的時候,家裡的門檻都要被人踏破,還洗衣做飯?楊銳上學的時候,他們家就有僱保姆,後來不要了,那是她換了單位,工作清閒了。”王博是仔細調查過的,看著《華西日報》的吹捧,更是氣的不行。
他越說越大聲:“楊銳家裡也不需要打毛衣和納鞋底,他們家裡很早就買得起成品毛衣了,還有菜地,屁個菜地!”
王博氣的跳腳,道:“他們家的菜地,是搬到了西鄉開發區的別墅區以後,用草坪開的菜地。你能信?一個開發區就敢搞別墅區了,兩層的小洋樓,一水的大陽臺,還用瓷磚給鋪地了。頭大的瓷磚,一塊就五塊多錢,全給領導分了。”
“看你說的這麼來勁,怎麼不把這些,寫到你的文章裡去呢?”總編的聲音飄飄的,沒什麼力度。
王博愣了一下,道:“這些怎麼能寫。再說了,就算我寫了,讀者也不樂意看吧。”
總編點點頭,道:“這倒是。”
總編雖然贊同了自己,王博的心情卻並不明媚,眉頭也皺了起來。
“你這篇文章可以。”總編看見他的表情,笑一笑,說:“算是一篇好文章,就放明天的二版吧。”
王博原本的目標也就是二版,但是,《華西早報》將寫楊銳的文章掛到了頭版,王博對於二版就不那麼樂意了,不禁道:“您覺得我這篇,是不如華西早報的?”
“各有千秋吧。”
“您就說說差距。”
總編呵呵的笑兩聲,見王博的態度堅決,也不用慣著他,遂道:“單就文章來說吧,你寫的也是可以的。比如說,雄赳赳氣昂昂的工人隊伍,帶著革命的火焰和氣質……氣勢磅礴的方陣,踩著改革的鼓點……我想象著新的工廠裡,當工人像士兵一樣,遵守紀律,戰意昂揚,他們生產出來的藥品,也一定具有特別的療效吧……”
王博寫的時候不覺得,聽總編讀出來,尤其是帶著重音的讀出來,立即就覺得不那麼朗朗上口了。
總編卻沒有給他反悔的機會,繼續道:“總的來說,文章還行,就是比人家京華早報來說,格局有點小了,你說是不是?”
“這格局……格局這個東西,也不是不能以小見大吧。”王博竭盡全力的為自己爭奪最後的一點話語權。
總編再是一笑,道:“你知道這個文章,最好的是哪裡嗎?”
“您說。”
“大家都想培養一個兒子,像楊銳這樣。這既是對楊銳的讚許與宣傳,符合上級的精神,同時,也是讀者們想知道的。你就不想知道,怎麼把自己的兒子,培養成楊銳這樣?”
王博無言以對,嘆口氣,道:“那我知道了。”
“我看這樣……”總編卻是叫住了要出門的王博,道:“你對楊銳是比較熟悉的,我們也可以寫一篇文章,和他們打打擂臺。“
“恩?”
“題目暫停這個:《培養一名諾貝爾獎獲得者並不難——諾貝爾獎獲得者楊銳父親的自述》”總編說完,對自己的起名能力大讚,擊節讚歎。
王博強忍著沒有摔門出去,心中腹誹不已:您把這個叫打擂臺?
……
記住手機版網址:m.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