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入場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6章 入場,重生之神級學霸_志鳥村,志鳥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午時間,楊銳出到酒店門口,就見昨日的小車已經換成了大巴。
大使館的司機站在車下面抽菸,見到楊銳了,向他友好的打了個招呼,並沒有過多的表示。這年頭,能進外交部做翻譯是不容易,能進外交部當司機,還派到海外來,那都是有硬扎關係才能做到的事。當然,最多見的是領導臨退休了,給安排下來的位置。
楊銳也是點點頭,並沒有急著上去,問:“今天怎麼個行程?多久走。”
“人齊了就開,把你們全送製藥廠。”司機回答了一句。
“阿斯特拉?”楊銳確認一句。
司機點點頭,說“沒錯”,又將手裡的煙遞了過來,笑道:“外菸,嚐個?”
“我不抽菸。”楊銳看了一眼,搭著手腕給推回去了,道:“在瑞典抽菸不便宜吧,菸草稅應該不少。”
“誰說不是,我都要抽不起了。”司機也不再勸,自個兒將煙別在耳朵後面,忽的一笑,問:“你是北大的?他們今天都去聽你講座的,你講什麼?”
楊銳點點頭,道:“講怎麼篩選新藥。”
接著,他問:“你說大家都是過去聽講座的?有誰組織的嗎?”
“那我就不清楚了。”司機嘖嘖兩聲,道:“沒看出來,你年紀和我也就差不多,還能到瑞典給人講課。對了,我叫王闊。”
這位看著有些吊兒郎當,待人接物卻是不弱,楊銳猜想就是位官二代,也就笑笑握手,道:“我叫楊銳。你就在瑞典工作?”
“可不是。”王闊說著一拍腦袋,道:“我知道你是誰了,那個想拿諾貝爾獎的。”
“是要拿,不是想拿。”楊銳微微一笑。
王闊呵的笑了起來,道:“兄弟可以啊,不過,我來瑞典的日子不短了,諾貝爾獎可不是那麼好拿的。”
“當然不好拿。”楊銳報以微笑。
王闊以為他沒聽懂,半是諷刺半是提點道:“瑞典這個國家和咱們不一樣,沒有人情味你知道嗎?你想要個什麼獎,不是像咱們在國內那樣,弄兩車人聽一下講座,就能混到的。”
楊銳愣了一下,知道這位有點誤會了,可是想一想,他到阿斯特拉搞的講座,還真的就是這種模板。
不過,搞公關最不怕的就是俗了,好用就行。
楊銳於是點點頭,道:“大家都是人,咱們中國人法子,不見得也就不好用了,總得試試。”
“嘿,你這麼說,還有點意思。”王闊也就是隨口一說,此時覺得楊銳有吹牛皮的意思,就不想和他說了,彈彈菸灰,道:“得,差不多要開車了,都上吧。”
楊銳於是上了大巴車,和前排的幾名學者打了打招呼,就坐了下來。
今天約莫有3o多名學者會去阿斯特拉,剩下的照舊是遊覽全城。景語蘭身子酥軟,本來想去的,終究還是放棄了,準備過會兒再出。
楊銳倒是神清氣爽,他今天的準備更充分了,而且,動態質量重置法也講到了關鍵部分,他也更有信心了。
說實在話,他對諾貝爾獎的瞭解都是從書本上來的,運作獎項的經驗還是從蔡教授那裡學來的,現在又找不到大使,也是心虛的緊。
但是,對技術方面的東西,他就不心虛了。
諾貝爾獎的資料要過5o年才能解密,但就楊銳所知,這個獎項雖然少不了貓膩和齷齪,總的來說,卻還是公平的,有點像是中國8o年代的高考,各種模式的作弊和違反規定不絕於耳,但基本保證依舊是有的。
從技術起步,以技術開拓,才是楊銳堅持執行的動力。
大巴車緩緩而行,沒多長時間,就進入了阿斯特拉的辦公區。
北歐的公司有點像是中國的國企,漂亮的大門和廠區是必不可少的,同樣會花費很多錢在花壇、空地等裝飾性產品上,不過,阿斯特拉可比國內的工廠有錢多了,做的也就格外好。
國內的學者們都倍感好奇,一個個的趴在窗戶上看。
“哎,不是說瑞典人少嗎?這裡還挺多啊。”有人指著前方的辦公樓,就唸叨了起來。
楊銳也向前看了一眼,正巧瞅到普利策,不禁有些驚訝。
司機王闊同志,按照指示抵達了地方,眼瞅著烏壓壓的人群,亦是笑道:“說是說啊,我到斯德哥爾摩幾年,今天總算有點在城市生活的感覺了。”
一群人說著中國話,就下了大巴車。
王闊也從駕駛室裡跳下來,往前走了幾步,用半通不通的瑞典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