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動向
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4章 動向,重生之神級學霸_志鳥村,志鳥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模的研究,不拿出1000萬美元,也就沒有參與的意義了。
“有一個兩千萬,三千萬的,其他人一千萬也無所謂了。”範振龍發出爽朗的笑聲,引得實驗室內一片附和。
幾名研究員更是輕鬆的聊了起來。
楊銳看著稍稍皺了皺眉。
要說現在的離子通道實驗室內,倒是稱得上士氣可嘉,但是,範振龍的話,引來的輕鬆精神,感染力有些過於強了。就好像自卑的人,突然得到了預料之外的成功,而變的過於驕傲似的。
楊銳想了想,再瞧瞧桌子,道:“各位,我說兩句話。”
實驗室裡瞬間安靜了下來。
“就像範振龍剛才說的,有一個兩千萬三千萬的實驗室參與競賽,我們似乎可以不用在乎經費一千萬美元的實驗室了,就好像我們的對手,只有一間實驗室似的。”楊銳左右看看,指指自己的大腦,道:“你們覺得,經費1000萬美元的實驗室,是為了什麼參與到競賽中來?是為了輸嗎?”
眾人的笑容漸漸的收斂起來。
楊銳道:“我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參與到這場競賽中來的,其他實驗室,也會有相類似的判斷標準。說的更清楚些,沒有三兩三,不敢上梁山,現如今,敢加入到這場科研競爭中來的,要麼就是經費多,要麼就是人才多,要麼就是有積累,要麼就是有絕活。誰都不傻,誰都不敢將上千萬美元當兒戲,扔到水裡聽響兒。”
“楊主任說的對,大家不能輕敵。”許正平知道楊銳想表達的意見。
“但是,都這樣了,他們還有什麼手段?”有年輕的科研狗當場喊了出來。
“手段是很多的。”楊銳道:“我說一個簡單的例子吧,假設我是京都大學實驗室的負責人,我現在知道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的研發進度最快,東大的資金和人才儲備最雄厚,而我京都大學也沒有積累足夠的技術,怎麼辦呢?我預研下一個階段的專案啊。”
實驗室裡“轟”的一聲,所有人似乎都開始有話說了。
“這樣做太危險了,他們不一定敢做吧。”
“誰知道第二階段什麼時候做得出來啊,他們預研就受制於人了。”
“這是拿1000萬美元賭博了,要是發現前面就是個死衚衕,後面的研究不是沒有意義了?”
在各種問句中,楊銳巍然不動,過了一會,等眾人安靜了一些,道:“你們認為,我們多久能完成第二階段的研究?”
沒人說話,因為沒人能做出切實的判定。
楊銳其實也不知道,他只是聳聳肩,道:“我們至少是相信,我們能短時間內完成第二階段的研究,所以我們才如此投入的,對嗎?對方做此判斷,很難理解嗎?”
看著底下的人,楊銳再道:“我們現在衝著g蛋白偶聯受體的晶體結構發力,我們的敵人或許是松島恆實驗室,或許是加州大學的實驗室,我們目前的優勢,是有先發優勢,而敵人具有更豐厚的資源和人力優勢。而在資源和人力上,與我們相比都不佔優勢的實驗室,有可能跳過晶體結構的研究,直奔高解析度的三維結構這個最終目標而去,那麼,假設我們能夠在第二階段勝出,我們面對的,就有可能是具有先發優勢的其他實驗室了。所以,凡是參與競賽的實驗室,我們都不可掉以輕心。”
實驗室裡變的寂靜起來。
楊銳其實是提出了一種可能,跳過第二階段,直接做第三階段的研發,可不是什麼輕鬆的事,否則,早就有實驗室這樣做了。
但是,這確實是一種可行的思路,而在科研世界裡,最不能低估的就是研究員的腦洞。
無路可走則獨闢蹊徑,老外沒有成語,也是有智商的,特別是在楊銳以極快的速度,完成了g蛋白偶聯受體的構象之後,這樣做的人可能更多。
不論是“一鍋攪”的預處理方式,還是清晰構象本身帶來的學術幫助,都意味著g蛋白偶聯受體的研究加速了。
實驗室積累多日,才獲得的洋溢著輕鬆之情的空氣,幾分鐘裡就被楊銳給一掃而空。
“許主任,你讓人在實驗室裡做一個表格。”楊銳指了指背後的白牆,道:“我們現在要安排專人,隨時追蹤國外實驗室的動向,並且,將其他實驗室的進度核算出來,恩……吳奇,你來做這件事。”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