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六十二章 六祖慧能之典故,湘西秘術闖都市,江陵散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但有一點卻是出乎我的意料之處,那就是老和尚的頭頂居然有一道隱約的金光,雖然並不算特別強烈,但在祝由望氣術的打量之下,卻也是無所遁形。

這種金光我並不是第一次看到了。

當初我們與黑白無常打交道的時候,就曾在黑無常的頭頂上見到過這一道金光,當然他們頭上的金光,肯定要比大師強烈許多。

令我非常不解的是,這位大師只是一個肉體凡胎的人,他的頭上怎麼可能會有和黑白無常一樣的金光呢?

要知道黑白無常可是得道的正神,怎麼可能是一個尋常的和尚能比的?

再看這位老和尚的面容,因為上了年紀的原故,此時的面板已經不再緊緻,鬆弛的面部可以看到很多的皺紋,如同縱橫的溝壑一般清晰無比。

但從他的眉稍眼角還是依稀可以看得出,年輕時應該是一個英俊的男子。

雖然身著一件顯眼的大紅袈裟,但他的身上卻有有一種相當清淨無為的氣質瀰漫開來,與他的穿著倒是背道而馳。

不過這一番打量之後,我並沒有看出老和尚的深淺,因為他的身上除頭頂的金光之外,似乎並沒有什麼修者的氣息。

在我打量他的同時,老和尚已經開始發話了。

“這位小居士,請問你我可曾相識?”

“不曾。”

毫不猶豫的搖了搖頭,否認道:“我是初到山海市,想來與大師應該是素末某面的,但不知大師何出此言呢?”

老和尚面不改色的點了點頭,沉呤道:“初見小居士之時,就感覺到小居士的身上有一種非常熟悉的味道,雖然你我二人相隔還有數米之遠,但那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卻極為強烈,所以才會貿然發問的,還請小居士不要見怪。”

說話的同時也朝我微微的鞠了一躬。

為此我只能拱手還禮道:“大師見外了,其實初見大師之時,我也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所以方才也冒昧打量了大師一番,還請大師不要怪罪才好。”

哈哈。

老和尚朝我朗聲一笑,打趣道:“方才我見小居士雙眼之中神光隱現,國字臉中透著一絲絲的正氣,舉手投足又溫文爾雅,想必應該是出自名門世家之後吧?”

“算是吧。”

我不可否認的點了點頭,笑著反問:“方才我觀大師眼神之中平靜無波,如同深邃的星辰大海一般讓人看不透深淺,我在猜想,大師應該是一個修者吧?”

“何為修?”

大師不假思索的詢問:“在小居士看來,什麼樣的方式才算是“修”呢?”

這個問題可就有點一點難到我了。

因為從理論上來說,我還真不算是一個修者,所以對於修行一道,我其實連個半調子都算不上。

現在老和尚這一問,我還真不知該如何回答,同時心中又有一點奧惱自己弄巧反拙,方才明明是想試一試老和尚的底細,結果卻被人家一語給逼至絕路。

在我內心百轉千回之際,身旁的雪雁卻已經大方的回答:“行止坐臥任呼吸,一呼一吸當真氣,四個囊愉八卦爐,能否以此立丹基?”

“好好好。”

等雪雁說完這一段話,老和尚連忙欣喜的鼓掌道:“這位女施主果然是真人不露相,想不到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造詣,一行一坐皆是修行,單就這種氣魄,已經令我這個修行了數十年的沙門人士都望塵莫及。”

“大師過獎了。”

雪雁不卑不亢的回應,但臉色卻仍舊十分平靜,似乎並沒有因為老和尚的誇獎而感覺到歡欣。

“大師,方才你說的頓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直到此刻張先仍然還被先前的問題糾結著,並沒有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

老和尚衝他略一掃視,復又將目光挪到我的身上,朗聲道:“關於頓悟這個典故,我想這位小居士應該已經猜到了。”

“雖然從他的表現來看,應該並不信封佛法,但我有理由相信,他絕對知道這個典故。”

“過獎了。”

朝老和尚拱了拱手之後,我不緊不慢的沉呤道:“早在盛唐時期,就曾有過一個關於頓悟的典故在民間廣為流傳。”

“沈總久居嶺南之地,相必應該知道在南方的丹霞山下,坐落著一間香火極盛的寺廟吧?”

“你說的是丹霞山?”

沈雲不假思索道:“莫不是遊人如織的南華寺?”

“如果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當不成謀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躺平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