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五章 估算,重生之神級學霸內,志鳥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注著華銳實驗室科研進度的不止是葛瑞絲,還有捷利康,以及來自日本和挪威的製藥公司。
發現華銳實驗室的備選化合物的數量快速下降以後,幾家公司不約而同的打探起了情況。
8種備選化合物算是一個重要節點了,如果是因為安全等技術原因而快速下降,那說明此化合物很可能無法透過動物實驗,但若是相反,則意味著此化合物有很大的挑選餘地。
寬裕的選擇空間,意味著可能大大降低的成本。
楊銳一口氣做出了30多種化合物,其採取的合成線路自然是千奇百怪,有些線路以正常思維,根本是想象不到。
儘管如此,30多種化合物裡,大部分都會用到一些昂貴的原材料或催化劑。
倒不是說藥物中不能使用昂貴的原材料或催化劑,問題的關鍵在於利潤。
這些公司關注輔酶q10的催化劑配方是為了利潤,關注去鐵酮同樣是為了利潤。
而且,比起輔酶q10的催化劑配方來說,去鐵酮的檔次還要高的多。
一種新藥,對於輝瑞這樣的超級大公司來說,也是每年的幾件核心專案,而對普通的中大型製藥企業來說,往往代表著公司資產的幾分之一。
簡而言之,一家制藥公司,如果能生產一種新藥,那它就在世界藥品企業中排上字號了。
別看全世界有幾萬家甚至更多的製藥企業,其中99%是仿製藥公司。
仿製藥公司不見得弱小,但原創藥公司是一定強大的,無論是實力的強大,實驗室的強大,還是精神的強大,都是強大,因為一種新藥所帶來的強大實力和實驗室以及精神,未來都可能轉化為金錢。
全球每年出現的數十種新藥,一半加一半的一半再加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以上,都是屬於跨國醫藥企業的。
剩下屬於中小型製藥企業的,一年也不見得有一個。
這是一門風險絕大的生意。
但是,仍然有人前仆後繼的投入其中。
捷利康是跨國製藥企業,每年的銷售額破百億美元,但是,他們每年能增加的新藥的數量也很有限,通常在三種左右徘徊。
去鐵酮或許不能成為一種重磅炸彈,但誰知道呢?
許多藥物都是上市以後,才開發出了新的適應症,繼而一躍成為行銷十億百億的航彈。
所以,原本盯著輔酶q10催化劑的人,也不可避免的盯上了動物實驗非常順利的去鐵酮。
但楊銳並沒有同意捷利康等公司的參觀,更不會同意日本和挪威公司的參觀。
他甚至沒有讓葛瑞絲知道自己的詳細實驗過程,只有簡報從小小的隔間裡傳出來,在早晨的報告中出現在其他人面前。
於是,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楊銳再次去掉了一種化合物,繼而結束了自己在實驗室裡的獨立工作。
剩下的7種化合物並沒有太大的風險了,事實上,它們都有可能作為去鐵酮的成品藥,其中幾種都是作為仿製藥出現的,自然沒有太大的安全問題。
楊銳只要按部就班的,讓它們將動物實驗做完就行了。
而越接近完成,捷利康等公司就越是好奇。
在此階段,他們也確實只是好奇而已。
不過,這種好奇也讓他們心癢難耐。
在楊銳篩選出最後七種化合物的第三天,弗蘭奇直接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北大。
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人家找到北大來,楊銳還真是跑不掉。
不僅跑不掉,想低調一點都不行。
一群老外到學校了,大家肯定是要注意到的。
楊銳接到電話到外面來接人的時候,劉院長也都跑了出來。
“哎呀,這麼多國際友人來咱們學校參觀,楊銳你怎麼不說,這次是為了什麼?”劉院長說著像是埋怨的話,眼睛亮的像是猴子似的。
“為了華銳實驗室的去鐵酮研究。”楊銳一句話解釋了。
劉院長自然知道此事,“哦”的一聲,道:“都是為了這個藥來的啊,不是說不賺錢嗎?”
“短期內看不會賺,長期來看就不一定了。”楊銳接著又道:“怎麼說都是一款原創藥,多一款原創藥的專利,好處很多的。”
“等於說,又是聞到腥的鯊魚了?”劉院長理解的點頭。
楊銳笑了:“沒那麼嚴重,才是動物實驗階段,他們就是拿去了也賺不到錢。”
每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