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鳥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5章 圓明園,重生之神級學霸內,志鳥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晚間,久久陷入沉寂的圓明園,突然變的熱鬧起來。
地處北四環的圓明園,往好裡說是一座公園,說的實在些是座廢墟,雖然日間的遊客總歸是有的,但在入夜以後,通常都是寂寞而孤單的。
今天,圓明園卻再次被張燈結綵的打扮了起來。
突如其來的熱情,似乎令它有點懵,圓門既沒有開啟,也沒有工作人員出來接待,但人們並不在乎這些。
大家只是想要藉助它絕妙的地理位置而已。
圓明園距離北大,僅僅相隔一條馬路,激動的人群霸佔了馬路,將漂亮的紅幡掛在圓明園的圍牆上,還有它的鐵質大門和門頭上,還有它大門前的空地上……
如今的國企和單位,儲備最多的除了帶單位抬頭的信紙以外,就是橫幅縱幅和紅幡了。但凡是有領匯出沒的地方,就要掛的紅豔豔,紅火火的。
發展到80年代,已經變成了但凡是有人出現的地方,都要掛的紅豔豔,紅火火的。
更不要說,眼前令人興奮的祝賀儀式了。
轟
一隻一人多高的篝火,被澆上了汽油,點燃了起來。
周圍有人忍不住,已經是唱歌跳躍起來。
一名外國記者,興奮的將相機裡的膠捲一摁而光,才想起來問陪同而來的中國人,道:“他們的表現,我是說這些高興的人群,他們讓我感覺,自己像是置身於一場舞會中似的。”
來自中方的翻譯心情放鬆的看著跳躍的人群,笑道:“你看的也沒有錯。”
“是這樣嗎?”
“中國人在最近一些年,舉行了許多的政治運動,以至於政治運動就變成了他們熟悉的社交方式,年輕人在遊行中認識彼此,在圓桌討論中熟悉對方,或者在貼橫幅的時候互相接觸,是很正常的。”
“現在也是一場政治運動嗎?”外國記者換好了膠捲,又以人群和篝火為背景,對著牆上的標語一通狠拍。
《為中國科學家喝彩》
《支援楊銳》
《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
咔嚓咔嚓的快門聲,很快又消耗了外國記者的一隻膠捲。
旁邊的一名中國記者,又是羨慕,又是鄙夷的瞅了一眼他手裡的相機,然後將目光重新放在了自家海鷗的取景器上,等待了許久,才以“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標語為背景,拍下了一張照片。
“團結起來,振興中華”是有出處的,它是當今體壇最喊得出來的口號,正是源自北大學生的創作。
當然,它最初是贈送給男排的,它們在81年的時候,擊敗韓國隊進入了世界盃。不過,隨著女排創造出“五連冠”的奇蹟,“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口號,就漸漸的變成了女排的專用口號,不僅在80年代家喻戶曉,還是女排精神的口號代表。
而今,又是北大的學生們,將這個口號,掛在了圓明園的前方,贈送給了自己的同學和老師的楊銳。
在中國記者看來,這才是值得紀念的一幕。
中國文化,只有中國人才能真正的傳承。
中國記者瞄了外國記者一眼,忍著不去羨慕他隨意使用膠捲的自由,轉而對自己打起氣來:真正有價值的畫面,只有自己的照相機,才能拍出來。
他留了十張照片,一直沒有去用,就等著楊銳出現。
在他的設想中,當北大的學生們擁簇著楊銳來到現場,在篝火後,標語前,將楊銳跑起來的場景,是最值得自己抓拍的。
如果這樣的場景出現,他也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將之拍下來。
唯一的問題,就是楊銳始終沒有出現。
“楊銳呢?”
“楊教授呢?”
“楊主任呢?”
現場一陣混亂,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叫法。
幾名記者更是焦急的在人群中打轉,沒有楊銳的參與,總感覺少些什麼啊。
“我們找楊銳去。”不知是誰,振臂一呼,雲者景從。
浩浩蕩蕩的人群,便從圓明園,再次轉向北大。
但是,即使大家趁機將毗鄰圓明園的北大轉了個底掉,依舊不能發現並不存在的楊銳。
“咱們去楊銳家裡找他吧。”
“誰知道楊銳家在哪裡?”
“沒有認識楊銳的嗎?請楊銳教授來北大啊,大家都是支援他的。”
“估計是預知得不到獎,不願意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