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妹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6章 外星人的來歷,至高密令,泡泡妹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孟陽研究他的生態圈的時候,特務部正在研究外星人的飛船,透過一個個潛伏在外星人身上的監視蟲,已經勾勒出飛船的大部分結構。
此時在幾千公里之外,李孟華帶著一群專家正在研究中心遙控者監視蟲的探索活動。
“3號蟲吸收夠營養物質了嗎?”
“吸收夠了。”
“立刻進行分裂繁殖,準備孕育第16號蟲。”
“是!”
命令遠端傳遞過去,3號蟲的聯絡突然中斷,進入繁殖狀態,僅僅過了十幾分鍾,三號蟲的聯絡再次恢復,一個與3號蟲視野相似的新視野被投影出來。
“16號蟲繁殖完成。”
“16號蟲暫時待命,下次遇到16號外星人的時候,找機會轉移過去。”
“是!”負責遙控16號蟲的特工接受任務。
“結構圖好了嗎?”
“差不多了。”
一個飛船的三維立體圖出現在螢幕上,透過總體結構能夠看出來,這是一個殘缺的啞鈴,殘缺的那部分是未探明的結構。
已探明的結構已經根據推測用途標明瞭各自的名稱,有駕駛室,有醫療室,有食堂,有儲藏室,還有每個外星人的單人船艙。還有些雖然已經探明瞭,但是還未確定用途的艙室,被按照數字編號註明。
“我們目前探明的這些艙室基本都是生活艙,現在我們必須想法探明裝置艙,找到它的動力艙、能源艙,這是非常關鍵的。”
“那隻能等了,看看什麼時候有外星人去裝置艙檢修之類的。”
“拍監視蟲滲透不行嗎?”
“不成,飛船內的各個艙室之間是全氣密結構,每個艙室甚至有獨立的空氣供應系統,監視蟲完全沒法滲透。”
“很麻煩啊,我懷疑監視蟲很難找到機會進入裝置艙。”
“為什麼?”
“很簡單啊,技術越先進自動化程度應該越高才對,既然外星人已經具備跨恆星系的宇航技術,那麼飛船裝置自檢肯定能夠做到,日常的維護,檢修恐怕早就脫離人工了。”
“那怎麼辦?難道空入寶山?”
“再想想,再想想。”
“如果動力引擎方面,也許我們可以從外部進行一下探測。”
“這個可行。”
“立刻通知姚部,派幾隻偵查蟲,看看能否找到飛船的工質排放口。”
基地這邊剛剛討論完,飛船旁指揮帳篷裡的姚勁喜就得到了訊息。
“派幾隻偵查蟲,看看能不能從外部找到飛船的入口。”
沒過多久,幾隻蜜蜂從帳篷裡飛了出去,它們搖搖晃晃的接近飛船,以一個特定的規律開始搜尋飛船的外殼。
蜜蜂不僅飛船表面搜尋,還不斷的釋放出輕微的探測訊號,各種探測手段一起上陣,仔細的掃過飛船的表面。
“姚部,飛船表面沒有發現任何入口,甚至沒有發現明顯的縫隙。”
“怎麼可能......難道它們的加工精度已經高到看不到縫隙了?”
“探測蟲獲得了一些飛船內部結構的資料。”
“把結構資料傳回基地,在飛船各個部位採集一下外殼材料。”
“是!”
偵查蟲立刻趴到飛船上,尋找合適的凸起結構,小心的噴吐一些腐蝕液,嘗試從外殼上弄下來一點物質。
地球生物的腐蝕液對飛船外殼影響非常微小,幾乎很難撼動外殼材料,但特務部只需要痕量級的物質就夠了。
還好外星人的技術還沒有高到完全無法破壞,完全無視分子運動的程度,飛船外殼被偵查蟲弄下來一點點碎屑。
等偵查蟲回到指揮帳篷,立刻被分別裝進試管,放進一個貨運箱裡,由一隻鷹抓著直接飛上天空,送回國內基地。
內部監視蟲配合外部的探測手段,特務部勉強把飛船的主體結構偵查清楚,但是這些關鍵的技術一直沒能找到突破口。
利用這些天監視蟲發回的資料,特務部開始試圖逆推很多東西,首先是這些外星人母星的可能環境特徵。
透過外部形體和行為特徵判斷,這些外星人都是陸生生物,都是碳基生物,它們母星的大氣成分各不相同,但是大致都是透過氧化反應獲得能量的。
唯獨那種蛋型外星人,它所呼吸的大氣中含有甲烷,以及少量的氨氣,推測這種生物也許是碳基和氮基複合體。
因為其可以透過呼吸吸收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