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妹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9章 溶洞生物,至高密令,泡泡妹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落水洞很長,在落水洞裡足足前進了幾百米,探險者才算進入一個比較寬敞的地方,這裡是一個小型溶岩縫隙,地面稍有些溼潤,表層一層非常清淺的水在緩緩流動。就這個水量,想要接滿一礦泉水瓶估計都得半個小時。

這明顯是地下水滲水,如果外面下雨,估計這裡的水流就會變大,從這條縫隙的大小可以估算出這裡形成時間並不太長,估計也就幾百年的樣子。

在喀斯特地形區,地面上的河流百川東到海,地下還有另一套百川東到海。這裡作為一座山峰的封頂,估計就是一條地下河的起源地,或者一個支流的源頭。

按照探測結構圖的指引,探險者沿著水流方向繼續深入地下,探險者在這探索的時候,巡天鷹正在它頭頂上不住的盤旋。

現在巡天鷹的飛行高度已經降下來了,就在小山的上空不住盤旋,探測雷達對準探險者的方位,不停的切換不停的波段,一遍遍的掃描。在這種高精度的探測下,探險者周圍的地質結構異常清晰的展現出來。

“試試超聲波掃描!”

看著探險者在地下的溶岩裂隙中游走,孟陽決定測試一下相關的器官,先看看效果,別到需要用的時候發現不頂用可就坐蠟了。

隨著孟陽的命令,探險者的頭部開始發生變化,鼻子的位置上隆起一個凸起,耳朵開始擴張變大,本來的蜥蜴頭上開始長出來一隻蝙蝠耳朵。

吱!

一道人耳完全聽不到的聲波,呈扇形被髮射出去,隨後這些聲波在周圍岩石上不斷的反彈、折射、反射,回波被耳朵收集起來,經過各種加工,慢慢將周圍的地形勾勒出來。

對比紅外視覺影象和探測結果,這個超聲波定位精確度還是不錯的,可惜它的工作範圍有點短,只能掃描五十米以內的地形,再遠就會出現模糊和錯誤,估計跟地形環境以及距離損耗有關。

“測試下結構探測。”

吱!

扇形聲波這次沒有向前發射,直接向探險者腳下的岩層發射出去,超聲波打在岩石上,大部分反射回來,小部分直接深入岩石內部,不斷向下傳播。

聲波在岩石內傳播,一邊傳播,一邊不停的發生各種折射,大量回波反饋會地表。這些回波被耳朵收集起來,岩石的內部結構和密度變化就被清晰的勾勒出來。

岩層探測距離只有兩米多,超過五米已經完全無法採集到有價值的回波了。

“開啟次聲波探測器。”

超聲波指向性非常好,但是次聲波正好相反,它很難當做一種主動探測波來用,但它同樣有價值。

環境中會產生大量的次聲波,這些次聲波多數比較微弱,但是大規模的地質活動和氣候活動會產生強大的次聲波,這些次聲波就有了實際的探測意義,可以用來預警地質災害和氣候變化。

近距離的次聲波探測,可以作為一種生物探測的手段,在災難搜救中同樣也有重要價值。

探險者的耳膜稍稍變動一下,開啟了次聲波接收模式。

周圍嘈雜的次聲波立刻顯露出來,有氣流流動造成的次聲波,有山風略過樹林的聲音,有山體熱髒冷縮不均導致的顫動,有水流沖刷過巖壁的聲音,甚至還有生物內臟運動的聲音......

這些聲音彷彿背景噪聲一樣,經過山體的無數次折射和衍射,來源指向都已經徹底模糊掉了,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分辨這些聲音是誰發出來的。

雖然多數次聲波無法分辨出來源方向,不過一些距離比較近的聲源還是能夠被分辨出來。其中一個水體流動的聲音,下方四十多米處。

“比較下探測圖。”

調出探測圖,探險者下方的四十多米處是一條暗河,暗河水量不大,大概每秒兩三個立方米的樣子,也就是一條小溪的水平。

“繼續前進。”

暗河與這次的探索目標無關,它從探險者身下橫穿而過,前行幾公里之後會重新衝出地表,變成一汪清泉。

探險者已經深入地下近百米,溶隙內的溫度恆定在零上五度左右,溼度不高,二氧化碳含量要比地表小很多。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斷被周圍的水分子吸收,再次與周圍的石灰岩結合,變成可溶性礦物質。一旦水流經過,就會把這些可溶質帶走,慢慢侵蝕出石灰岩地層中獨有的喀斯特地貌。

溶岩裂隙很快走到盡頭,探險者出現在一個溶洞的側壁上,這個溶洞裡遍佈大大小小的鐘乳石,洞頂正有淋漓的水滴滴落下來,在溶洞底部匯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師承太無敵,系統跟我稱兄道弟

張嘴吃糖

王妃好傲嬌

CH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