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劍飛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部分,民國大文豪,浪劍飛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她聯絡了上海十四家絲廠,上萬名絲廠女工。

五月初,她在湖南老家剛剛生完孩子,孩子還沒有滿月就交給了祖母撫養。

向警宇想讓林子軒在女性雜誌上刊登幾篇宣傳文章,壯大這次罷工的聲勢,給工廠主施加壓力,如果林子軒能寫文章支援那就更好了。

林子軒看了向警宇拿來的幾篇文章,都是呼籲社會各界支援的宣傳,以及一些談判條件。

包括女工們提出了增加工資、工作時間10小時、釋放被捕工人、承認工會等16項條件。

這是正當的要求,沒什麼問題,林子軒答應下來,他也會在罷工的時候寫文章聲援一下,卻不會親自去參加罷工。

向警宇回到上海大學,來到一間辦公室,裡面坐著幾個人,正在開會。

“怎麼?那位在寫童話故事的文學家先生願意看看這個悲慘世界麼?”一位帶著濃重湖南口音的中年男人輕笑道。(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為人父

這裡是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瞿秋百的辦公室,裡面有五個人。

包括瞿秋百、向警宇的丈夫蔡合森、劉化、鄧仲夏和剛剛說話的那位湖南人。

在這些人眼裡,林子軒是那種不知民間疾苦的富家少爺,寫出來的不是娛樂消遣的武俠小說,就是反應美國生活的西方小說。

林子軒平常的言論也是代表資產階級的利益,還曾經在胡拾提出的“好政府主義”上簽名,早就被劃分到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範疇。

“他答應幫忙宣傳,但不會參與罷工。”向警宇回答道。

“那是自然,資本家嘛,怎麼可能反對自己。”劉化諷刺道。

劉化來自四川宜賓,家裡是佃農,出身貧苦,1920年到上海,進中華書局印刷所當學徒,1923年,入上海大學附中部半工半讀。

“真是可惜,他手裡有很多宣傳工具,僅僅是廣播電臺就能發揮極大的作用,如果他能傾向於我們,絕對會事半功倍。”瞿秋百惋惜道。

“林先生在上海大學教過一個學期的寫作課程,我和他共事過。”鄭仲夏回憶道,“他似乎有意躲著政治,只想做一個單純的文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