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2部分,九龍奪嫡,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服,在其想來,一乳臭未乾的少年人又豈能有甚了不得的,可真到了他自己去面對時,這才驚覺弘晴不是難纏,而是恐怖,僅僅只是幾句不鹹不淡的話罷了,帶來的卻是無盡的壓力,饒是他康萬銘平日裡也自詡是見多識廣之輩,卻從不曾在他人身上感受過這等無形的威壓,哪怕是弘曆,也沒這等令人怕到了骨子裡的威嚴,不用再有甚旁的言語,康萬銘此際已是打心眼裡服帖了的,但見其恭恭敬敬地磕了個響頭之後,這才起了身,卻不敢站直,腰彎如弓,低眉順目地擺出了副恭聽訓示之模樣。
“本王說過,今日請康掌櫃前來,是有樁大造化予爾,不單能解康掌櫃眼前之厄,甚或能令康掌櫃留名青史也說不定。”
該敲打的都已是敲打過了,弘晴自不會去做過猶不及的事兒,這便微微一笑,丟擲了個天大的誘餌。
“草民恭聽王爺明訓。”
相同的話,昨兒個康萬銘便已聽李荃轉述過了,不過麼,康萬銘卻並不當真,沒旁的,康家祖祖輩輩乾的都是錢莊業,他康萬銘本人在錢莊業也已是廝混了多年,又怎會不清楚信譽才是錢莊生存的最大保證,而今,擠兌風波一起,關門歇業的“日升錢莊”之信譽已是掃地,這會兒就算有大筆資金注入,也不過只能苟延殘喘罷了,要想恢復舊貌,沒個數十年的辛苦經營,那是萬無可能之事,正因為此,康萬銘對弘晴所言的解決之道自不抱甚希望,今日前來,也不過是打算虛與委蛇一番而已,縱使是先前被弘晴好生敲打了一番,這等心思也依舊沒多少的改變,只不過人在屋簷下,康萬銘也只能是作出一派感恩狀地表了態。
“本王此處有份摺子,康掌櫃可以先看看,看完再說。”
儘管康萬銘掩飾得很好,可其眼中那一閃而過的不以為然之色卻是瞞不過弘晴的觀察,不過麼,弘晴卻並不以為意,也不說破,僅僅只是淡然地笑了笑,一抖手,從寬大的衣袖中取出了份未曾蒙上黃絹的摺子,隨手一丟,已是飄飄然地落在了康萬銘的懷中。
“啊,這,這……”
儘管心中對弘晴的所謂解決之道不以為然,可康萬銘還是假作恭敬狀地謝了一聲,而後拿起了摺子,一板一眼地翻看了起來,這一看不打緊,卻令其額頭上的汗珠子再次狂淌了出來,臉色變幻不已,有驚有喜有悲也有愁,可謂是複雜到了極點。
“康掌櫃不必急著給出答覆,這樣好了,本王給你兩天的時間考慮,成與不成,唯爾自決,可有一條本王卻是須得先說個明白了,此事只能由爾自己思忖,若是傳揚了出去,那就休怪本王不講情面了。”
弘晴一擺手,止住了康萬銘的結巴,獰笑了一下,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令。
“草民不敢,草民不敢。”
摺子上所言之事太過重大,康萬銘此際心中已是一團的亂麻,壓根兒就沒啥主張,實在也不知該贊同還是反對,正自慌亂間,這一聽弘晴給出了兩天的時間,自不免大鬆了口氣,口中連道著不敢。
“嗯,本王疲了,爾等都道乏罷。”
該交代的既已是交代過了,弘晴也懶得再跟二人多廢話,揮手間便已是下了逐客令,李、康二人見狀,自不敢再多遷延,只能是各自躬身告了個罪,就此退出了書房……
第536章 雙塔寺遇險(一)
儘管趕來全權處置擠兌風潮的仁郡王弘晴已是作出了五日之保證,可太原城的緊張局勢卻並未見稍減,從四面八方趕來太原城的債主們越聚越多,來的人已經不侷限於山西本省,甚至連周邊幾個省的商賈們也都跑到了太原城來,這也不奇怪,隨著“日升錢莊”各處分號的紛紛歇業,無數商賈乃至大財主們存在錢莊裡的錢都沒了保證,又有誰敢掉以輕心的,至於弘晴所作出的保證麼,雖已是傳揚了開去,可絕大多數人還是持著將信將疑的態度,不到太原來上一趟,又豈能放心得下。
緊張的局勢下,太原城自不免比往常要亂上了不少,好在先是有了弘晴的保證,後又有了巡撫衙門從周邊各府匆匆調集而來的數千旗營軍以及近萬綠營軍的彈壓,城中倒也沒出現甚大的騷亂,可喧囂與混亂卻是不可避免之事,至於打架鬥毆的事兒麼,也比往常要多了不少,縱使各有司衙門已是全力在管控了,也還是難以保證社會秩序的紊亂,一句話,全是人多惹的禍。
儘管到了太原之後,幾乎就不曾離開過驛站,可有著“尖刀”分舵的存在,弘晴對城中的局勢卻是心中有數得很,可說到緩解之道麼,弘晴也真沒啥太好的辦法,倒不是康萬銘那頭出了甚么蛾子,實際上,僅僅只隔了一夜而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