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部分,九龍奪嫡,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諾。
火候已夠,該到了收網的時候了!
巴錫這番承諾乍一聽上去,在確定性上似乎不如前面的表態,可弘晴卻不這麼看,概因先前的表態不過是虛言而已,此際這個確定性不高的承諾方才是巴錫的真實心理——不是不想還,是真的還不起,所能做的也就只剩下盡力罷了!而這,恰恰正是弘晴所希望的。
“巴軍門這話,本貝勒自是信得過,只是要巴軍門毀家而為,本貝勒心難安啊,且兩江地面還欠著兩百一十八萬伍仟四百三十兩七錢,如此大的數額,巴軍門縱使毀家,怕也難為罷,此又當如何哉?”
弘晴先是感慨了幾句,而後話鋒一轉,點出了巴錫最為擔心的事情所在——巴錫對老爺子忠心耿耿不假,但並非一清如水的海瑞似人物,但也不算貪官,宦海搏擊近四十載,常規能撈的卻也沒少撈,家產雖不算多,十幾萬銀子還是有的,再找親朋借上一些,咬咬牙,也勉強能將個人債務還清了去,可說到兩江地面上的虧空,巴錫就不免有心無力了的——兩江雖富庶,可貧富之間的懸殊卻大,這兩百餘萬兩的虧空又是經年累月積下來的,就算巴錫全力去壓榨,最多也就只能在年內還清一半而已,至於剩下的虧空麼,巴錫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唉……”
一聽弘晴提到了兩江地面的虧空,巴錫的面色立馬便灰敗了下來,苦笑著搖了搖頭,發出了一聲無可奈何的長嘆。
“巴軍門不必惶急,您這是坐守寶山而不自知啊。”
這一見巴錫如霜打的茄子般萎靡,弘晴不由地便笑了起來,意有所指地說了一句道。
“哦?小王爺的意思是……”
巴錫原本都已是絕望了的,可這一聽弘晴話裡有話,登時又來了精神,忙不迭地便出言追問了起來。
“巴軍門,這麼說罷,本貝勒有一法可解兩江之困厄,便是巴軍門自身之所欠,也無須煩心,只是……”
眼瞅著巴錫已然咬了鉤,弘晴心中自是暗笑不已,不過麼,卻並未直接說出辦法,而是就此賣起了關子來。
“小王爺明鑑,下官雖為虧空而苦,然,違法亂紀之事卻是斷不肯為的,這一條,下官還須得說在前頭。”
望著笑吟吟的弘晴,巴錫心中不禁便湧起了幾分的不安,臉色變幻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咬著牙,語調決然地發出了宣告。
“呵,巴軍門這是想哪去了,本貝勒好歹也是奉旨辦差,又豈敢陷巴軍門於不義,若真如此,皇瑪法又豈能輕饒了去?”
只一聽巴錫這話,弘晴便知曉此老誤會了,真以為弘晴這是前來行要挾拉攏之道的,不禁便搖頭笑了起來。
“下官不才,還請小王爺指點迷津!”
巴錫一生只忠於老爺子,自是不想在臨致仕之際晚節不保,本以為弘晴這是要來拉自己上三爺的馬車,可這一聽弘晴如此說法不像有假,心自稍安之餘,好奇心也就此大起了,只是默思了片刻,卻又實在想不明白弘晴所言的寶山在何處,不得已,也就只能是朝著弘晴一躬身,謹慎地發問道。
“這麼說罷,本貝勒來前,我父王已經奏明瞭皇瑪法,承蒙皇瑪法不棄,已是準了我父王所奏之三策,其一曰:火耗歸公,其二,養廉銀,至於其三麼,便是分期還虧空之計劃,具體來說麼,便是……”
今兒個午時過後,弘晴便與三爺一道進了宮,與老爺子密奏了一通,善後四策皆已獻上,前三條老爺子二話沒說便準了奏,但對攤丁入畝以及官紳一體納糧卻並無評價,只說到大朝時再議,至於所準的三策麼,此際也尚未頒佈準行,為的便是便宜三爺父子的清欠之事,而要想將清欠一事辦妥,關鍵還得著落在巴錫身上,正因為此,弘晴倒是無太多的保留,細細地將三策解說了一番。
“唔,若得如此,吏治倒是能清,只是虧空一事怕依舊難解罷?”
巴錫到底是宦海搏擊多年的老手,只一聽,便已明瞭了這三策的針對方向,但並不相信國庫的虧空便能得清欠順利,沉吟了片刻之後,這才帶著求教意味地問了一句道。
“巴軍門果然是理政好手,這一問,還真就問在了點子上,嘿,不瞞巴軍門,本貝勒早已調查分明瞭,真兒個還不起虧空者,不過少數也,大多都是硬賴著不還罷了,本貝勒既領了差使,自有治其之道,卻也不放在心上,倒是巴軍門與曹織造所欠乃是事出有因,縱使有心,卻也難還清,本貝勒自會區別對待,這一條,巴軍門還請放心好了。”
三策只是綱領性的東西,具體實施起來還得靈活應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