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5章 給遼東官員下誘餌,火耗歸公
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5章 給遼東官員下誘餌,火耗歸公,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請陛下示下!” “第一,遼東布政司範圍是建奴所在區域,範圍太大了,比陝西布政司都要大,這很不利於管理, 待犁庭掃穴之後,你要對遼東區域重新劃定府州縣, 以朕對遼東的瞭解,至少要劃出二十個以上的府州,具體的你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咦? 聽著皇帝的話,眾人眼中若有所思。 因為類似的話皇帝在拆分南直隸的時候說過。 難道皇帝要拆分遼東之地? 如果要拆分遼東,按照遼東的面積,至少也是兩三個布政司。 大明發展至今兩百餘年,各大衙門部院基本都定型了,官職數量基本都是穩定的,一個蘿蔔一個坑。 想要往上爬,只有兩條途徑,一是最頂層的人離任或被幹掉了,一條線的人都動上一動。 二是開疆拓土,疆域範圍增加了,那自然也能增加官職了。 未來遼東拆分出兩三個布政司,四品以上的官員至少能多出四五十個。 一旦拆分,那肯定是以原來的官員為基礎進行增補,原本的官員就有機會往上爬了。 如果足夠出色,很可能是跨品階的往上升,這事已經在拆分的南直隸上演過了。 三五年的功夫換一品兩品的晉升,這個買賣划算! 想到這裡,眾人的表情都有了些變化了。 看著眾人的表情,崇禎嘴角掛著一絲笑意,要的就是這效果,不給點念想讓這些最開始官員努力工作,這遼東的苦寒之地還真不一定能發展起來。 不是他不想現在就拆分,實在是高品階的官員缺的太多了。 “第二件事情!” 崇禎敲了敲桌子,沉聲道:“剛剛劉愛卿的說的新政倒是提醒了朕,朕還真是有一個想法,你先琢磨琢磨!” “朕擬定在遼東實行火耗歸公!” 聽著皇帝的話,眾將滿是疑惑之色,畢竟他們沒有從事過民政的工作。 而袁可立眼中精光大放,歷經五朝,從最初的推官開始,沉浮官場數十年,各個官職幾乎當了個遍,自然是知道皇帝的用意的。 虎賁衛指揮使魏陽滿臉疑惑道:“陛下,恕臣愚鈍,不管火耗是歸私人還是公家,這不都是百姓的銀子嗎?這其中有什麼區別嗎?” “袁愛卿,你給他們解釋一下!” 聽著皇帝的話,袁可立看了眾將一眼:“諸位都是武將,沒有經歷地方民政的管理,自然是不明白這其中的道道。 首先,本閣給你們解釋一下什麼計較火耗,火耗又叫做耗羨,是指地方官在徵收課稅時,會要求納稅者在規定稅額外再多交一部分。 為什麼要多交呢? 因為,百姓交的都是碎銀子,地方需要融化重新鑄成銀錠上交國庫,在重鑄的過程中就會有損耗。 徵繳火耗是正常的,因為碎銀在日常使用中會有磕碰、磨損,導致分量不足,雖然極小,但一定存在。 問題的根源就在這裡了,地方在徵收時,一兩銀子少則兩三錢銀子,多則六七錢銀子的火耗, 例如三錢銀子的火耗,實際損耗在一成,剩下的兩成就直接進了官員的腰包。 因此百姓們抗繳火耗的事情屢有發生,百姓苦不堪言,抱怨朝廷,天啟七年的陝西民變就有這麼一個原因在裡面。 罵名朝廷擔了,卻是肥了官員!” 眾武將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而袁可立繼續道:“陛下提出火耗歸公後,無論地方徵繳多少火耗全部都歸國庫所有,官員就沒法從中撈好處了, 如果動了火耗,那錦衣衛、巡察御史、巡視組就能查到,後果就是直接被處死了。 如此一來,地方官再徵收高火耗,百姓抗繳就會被查到,官員就倒黴了,那官員們自然就不會去收高得離譜的火耗, 火耗歸公就能解決長期存在的地方官橫徵暴斂的弊政,減輕百姓們的負擔。” 說完這些後,袁可立又朝崇禎躬身:“陛下,此舉乃是仁政,乃百姓之福!” “對百姓的確是仁政,但對官員們就不是仁政了!” 崇禎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 實際上,這項策略還有一個配套的,那就是養廉銀。 徵收的火耗除了填充國庫後,剩餘的作為公費和官員的養廉銀。 但崇禎看來這個養廉銀就是扯淡了,收的火耗多,填充國庫後剩餘的就多,各官分到的養廉銀就多。 雖然有幾大監督部院巡查,收一錢和一錢二,對百姓區別不算大,整個省合在一起那就是大數字了。 而且他已經提升了官員的俸祿,未來還會有改動等等,養廉銀是絕對不可能和火耗歸公聯絡在一起的。 聽著皇帝話中擔憂,袁可立臉色凝重,面帶殺機:“陛下,您已經提升了官員們的俸祿了,按照規劃,未來會更好, 如果一切順利,大明官員的俸祿和福利將是歷朝歷代最優的,他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陛下曾經說過,想發財就不要想當官,想當官就不要想發財,這大明最不缺的就是想當官的人, 敢反對、敢伸手的,那就直接砍了!” “如果大明的官員們有一成有袁愛卿這種境界,我大明百姓都必將幸福不少!” 崇禎笑著說了一句,而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