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8章 大明巡視組,四不兩直策略,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他要反其道行之。 現在的大明律只是處罰貪汙的官員,對行賄的人沒什麼處罰。 不待他們細想,崇禎看向刑部尚書喬允升:“喬愛卿,你們刑部和錦衣衛溝通一下,著手修訂大明律,尤其是針對行賄的人加以修訂,仟仟尛哾 主動行賄十兩,處以百倍罰金,杖十次;十兩到百兩者,每增加一兩,加一杖……包括但不限於超額罰金、杖刑、科舉、升遷、砍頭、凌遲、誅九族等等, 具體的你們根據錦衣衛統計的資料進行修訂,速度要快!” “臣遵旨!” 喬允升立刻給了回應,但繼續道:“陛下,此舉雖好,但臣以為會造成一些其他弊端,以臣在地方為官的經驗看,有時候不是士紳富商要行賄,而是不得已行賄。 例如有些商人行商需要到當地開路引,可路引官、川津官會以各種理由不開,富商只能行賄,類似種種很多,下面的官員們則是抱著寧可不做事,也不能做錯。” “陛下,喬尚書所言及是,臣在地方時,官員們不說勤政了,連自家門前雪都不掃, 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裝聾作啞,議而不決,決而不行,遇事能推則推,不能推就拖等等, 富商士紳沒辦法只能行賄,說到底還是官員懶政、不作為,如果不花銀子又能辦好事,相信沒有幾個人會主動行賄的。” “陛下,臣以為還是加強官員的監管和為官修養問題,否則只是懲治行賄的人,治標不治本,最終為難的還是百姓。” …… 聽著群臣的想法,崇禎笑道:“諸位愛卿所提朕自然是思考過,大明律針對行賄之罪修訂後,朕會成立巡視組在大明四處遊走、暗訪,從民間聽取百姓對官員的評價。 巡視組的成員可能是官員,也可能是普通百姓、行商等等,實行四不兩直策略,即不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查目標。 什麼時間暗訪、暗訪幾次、暗訪人員有哪些,這些都不確定,有些縣可能連續三五年都去,甚至一個季度去一次或者常駐,有些可能三五年不去。 對於懶政不作為的官員,輕則警告,重則革職,嚴重瀆職者,直接砍了。 並且實行連帶處罰,縣裡知縣以下官員不作為,知縣連帶處罰,知縣不作為,知府連帶處罰,知府不作為,布政使連帶處罰; 除了懲罰之外,考核優異者,包括但不限於升職、加薪、後代入學資格等等。” 我艹…… 聽完皇帝的話,群臣心中直接爆粗口了。 這特麼的簡直是要了官員們的老命了,巡視組簡直就是懸在官員頭上的一柄利刃,關鍵是還不知道什麼時候砍下來。 可他們並沒有反駁的理由,不說你要多麼的勤政,也不需要你夙興夜寐、嘔心瀝血了,只要按時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巡視組就對你無用。 換句話說,你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還當什麼官? 更可怕的是他們不知道誰是暗訪的人,很可能就是身邊的人,即便是你偶然知道了是誰來暗訪,但你能保證來了幾波嗎? 整個大明的行商、遊客、百姓等都是暗訪的人,對於能搞官員,他們還是比較樂意去做的。 群臣的表情自然是看在崇禎眼中的,他也知道百官在想什麼。 現在扼殺的是行賄,還有主動貪汙和窮這兩點,這兩點也有想法。 在他的構想中,嚴刑峻法、嚴密監察、高薪養廉、輿論監督、體制改革、各業監管等等多條策略一起實施,才能儘可能的減少貪汙腐敗。 現在做的是前兩點,至於高薪養廉他也有些想法,例如增加俸祿,或者縣內發展經濟,從中截留部分作為年終獎勵,如此可能官員能拿到幾千兩銀子。 只要一心搞發展,帶領百姓們致富,官員就有了獎勵,就不會去貪了, 但現在發展經濟也不合適,這要依託賦稅機制、大明百貨商場、商業銀行、海外貿易等等,否則官員即便是想推銷本地優良特產都沒地方去。 體制改革得等科舉改革後才行,輿論監督得等科舉改革後在日常的教學中體現,行業監督得各行各業的協會搞起來才行。 這些東西放在後世或許很難,但在這個皇權神授、兵權集中、動不動就能砍頭、夷三族的封建社會,還是比較好做的。 聽話則罷了,不聽話就砍了換聽話的來幹,這天下從來不缺想做官的人。 或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他的預期,但他有的是時間。 盤算了一會兒後,崇禎看著群臣:“房愛卿、喬愛卿,你們吏部和刑部商議,根據朕說的內容修訂大明律, 做出初稿後,會同六部九卿、內閣,聽取他們的想法,將最終版本呈送東暖閣, 記住兩點,第一,不要坐在衙署拍腦袋決定,律法要有資料、案例的支撐,要去民間瞭解百姓們的想法,去問問貪官汙吏當初貪汙的場景; 第二,不要一刀切,律法要詳盡,各種因素要考慮清楚,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查。 律法的本質不是要懲罰官員,而是督促他們盡職盡責,以上內容,給朕一個完成的期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