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雞賊的崇禎,收網
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1章 雞賊的崇禎,收網,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什麼漏洞?” “你看看這份詔書上通篇有一個是在位皇帝皇子的分封方法嗎?” “咦,還真沒有,不過皇帝既然削藩,那就肯定就是一碗水端平了!” “端平個屁,怎麼端平,現在是按照三世而衰、五世而斬的方法,這個世就是藩王平均在位時間, 而福王等人是第一世,是按照封王至今的時間算,這都能說的過去,可現在的皇子咋辦?” “從封王開始算起,一直到就藩……嗯,不對,以後沒有藩王,無法就藩,這個方法不對!” “要不就按照大明開國以來,所有藩王平均在位時間算?這總可以吧!” “估摸著平均在位二十年,按照三世而衰、五世而斬,王位存在六十年,百年後就淪為平民了,時間太短,估計皇帝不會的!” “要不就按大明開國以來皇帝平均在位時間算,開國至今兩百六十一年,在位十五帝,平均十七年半,太短了,也不行!” “這也不對,那也不對,總不至於說第一世藩王在位時間算吧!” …… 整個北京城看著詔書的人慢慢的都發現了這個問題,隨即議論之聲比之前更高了,這些議論聲巡查的衙役自然層層上報了。 文淵閣內,六部尚書眉頭緊皺,袁可立一臉的淡然之色。 “袁閣老,百姓議論之事,雖然是皇家自己的事情,但事關天下民意,這事是不是請陛下給個明確的答覆?” “是呀,藩王傳承時間長短直接關係到百姓的直接利益……” “行了,都回去吧,此事陛下自有定論,不是我們能插手的, 如果方案好,那以後的皇子自然會開心,若是不好,以後皇子知道了你們在背後推動,難免會找你們的麻煩,得不償失! 況且,京城鬧得這麼厲害,陛下真不知道嗎? 陛下既然知道又沒有給答覆,要麼是沒有想好,要麼就是暫時不宜公佈,要麼就是不想搭理, 不管是哪一種可能,我們貿然上奏都會引起陛下不喜,還是等等吧!” 眾人想了想,覺得是這個道理,朝著袁可立拱了拱手後就朝著文淵閣外走去,只是剛走了幾步後,司禮監的秉筆太監李鳳翔就急匆匆的進了東暖閣。 見到是李鳳祥,袁可立立刻上前,沉聲道:“李公公,可是陛下傳召?” “袁閣老,這是陛下讓奴婢給您的,說是您看了就知道了!” 說著便遞過一個信封,袁可立拆開後掃了一眼,輕笑道:“諸位剛剛討論的問題,陛下給了回覆,諸位也看看吧!” 片刻後,看完了信箋的眾人面面相覷,隨即眼中滿是古怪之色。 半個時辰中,在百姓們的議論中,有一道補充詔書在京城各大衙門口的告示牆貼了出來,看著詔書的百姓們更是 “我的天呀,咱們這位皇帝還真是有個性呀,這方法都能想的出來!” “別廢話,趕緊念一念詔書上寫的什麼?到底是什麼方法!” “都聽好了,我給大夥講講白話:大致意思就是今後的親王傳承方式是以皇子封王開始,自在位皇帝駕崩截止為一世,三世而衰,五世而斬。” “這、這……” “咱們這位皇帝今年才十九歲,少說還能活個四五十年,多的六七十年, 太祖有定製,皇子十歲封王,按這麼算,皇子的一世至少是三十年,多則五十年, 也就是說親王傳承一百五十年,郡王和鎮國將軍一百年,合計兩百五十年,陛下這算盤打的真好!” “你這賬算的有問題,你是按五十年一世算的,加上封王前十歲,有幾個能活到六十歲的?活不到,那就一切白搭。” “就是,你們只看到在位時間長的,那你們怎麼沒有看到在位時間短的,諸如仁宗和光宗,如果是這兩位,那……” “閉嘴吧你,你這是詛咒未來的天子嗎?想死不成?” “如果這麼算,那以後是太子……太孫繼位了吧!” “哦,對了,剛剛詔書沒有讀完,後面還有,如果皇帝在位少於十年,那就以大明開國至今皇帝平均在位時間算一世,這不是就是兜底嘛!” “而且詔書說了,這事陛下說了算,不接受任何反駁!” “行了,都散了吧,以詔書上的說法和推算,基本都在二十到三十年之間,不算太長也不算短,中規中矩。” “反正不管咋樣,都比之前的世襲好太多了,陛下果然是有魄力的。” …… “你們說陛下這個三世而衰、五世而斬到底算不算削爵了?聽說有人拿這個開賭了!” “哼,簡直是不知死活,拿這個打賭,真不錦衣衛放在眼中……” “讓開、讓開……錦衣衛辦事!” 眾人正待討論著時,一隊隊的錦衣衛和五城巡城司的衙役在街上跑動著,包圍了一座座酒樓、茶館、青樓,甚至還有會館、民宅等。 看著這一幕,百姓們滿是好奇,這種事情自陛下登基以來,就沒有發生過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