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8章 南巡覆盤總結,夜遊秦淮,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運河上的漕幫蘇州堂已經歸順了朝廷,以後會慢慢歸順,他們會配合你的。” “另外有兩件事情,一是收購糧食,此次南直隸查抄出來的財物,都不用送回北京, 南直隸的秋收還有一到兩個月的時間,你立刻下達文書,修繕各縣倉庫,用查抄出來的財務將市面上多餘的糧食全部收到倉庫中, 不一定用現銀,可以用古玩字畫抵押給富商士紳。 第二件事情,派人到下面去摸一摸各州縣的耕地情況,搞個大概出來, 南直隸的耕地有些不太正常,順便看看有哪些地方可以開墾農田的,都標記出來,這是重點。” “臣遵旨!” 和熊文燦聊了好一會兒之後,熊文燦才一臉凝重的離去。 聆聽聖訓的半個多時辰中,皇帝提到了好幾次富商士紳、文社的事情,以及吏治,這讓他無比的上心。 東暖閣內,崇禎盯著南直隸的地圖,眉頭緊皺。 整個南直隸包含了後世的安徽、江蘇和上海地區,三個地區至少有一百五十萬頃的耕地。 可現在黃冊上只有百萬頃,差了五十萬頃,到底是被富商士紳兼併隱瞞了,還是沒有開墾出來。 明末的天災中,北方各省均有波及,唯有南方的南直隸、浙江、福建、兩廣等影響較小,這是五年後大明的依仗之一,絕對要搞清楚、弄明白。 “要儘快解決掉建奴、扶桑、蒙古諸部,北方安穩後,大軍直撲南方的安南、暹羅,印度等,越往南,大旱影響越小,糧食就越穩定……” “大明境內,問題最大的南直隸經過此次整頓後,兩三年內都會老實一些,目前就剩下孔家了,將孔家搞定了,明年就集中力量北伐,剩下的慢慢來吧!” …… 崇禎盯著地圖覆盤此次南巡的收穫,心中盤算著今後的計劃。 整個南京則是因為一道詔書熱鬧了起來。 “這詔書怎麼和我們想的不一樣呀,怎麼只招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鹽運等等方面的人才?” “看不懂呀,南京有五部六府,雖然只負責南直隸地區,但好歹也有十八個州府,怎麼不招人?” “搞不懂呀,雖然戶部最忙,但其他幾個部院所負責的事情也多呀!” “哎,本來還想著大展身手呢,結果都不給機會!哎……這是朝廷的損失呀!” “也能理解呀,戶部掌控的南直隸掌握著大明六成以上的賦稅,自然要多招人了,其他部院負責的事情各州府自己就解決了!” “哎,你們有沒有看到,這後面落款是南直隸總督,南直隸什麼時候有總督了?是誰?好奇怪!” …… 一道詔書讓南京的百姓們喜憂參半,猜測紛紛。 準備大展身手卻報國無門的,憤恨怒罵,在戶部招募的範疇內的,喜笑顏開。 更多的是將南京戶部和南直隸總督結合在一起,猜測皇帝的動向,隨著商隊、客商等快速朝著南直隸和周邊傳遞著。 這一切,都和始作俑者的崇禎沒有什麼關係,因為他突然來了興致,要在走之前逛一逛這南京最負盛名的秦淮河。 兩岸酒家林立,飛簷漏窗,金粉樓臺鱗次櫛比,中流簫鼓,透過窗戶傾瀉在河中燈火隨著水波碎成一圈圈漣漪。 雖然砍了一大批官員,震懾了復社成員,但只是低迷了幾日後,這秦淮河又恢復了繁華。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月色下,看著秦淮河兩側的酒家青樓,聽著絲竹管絃之聲和文人們的對唱聲,船頭上的揹負著雙手崇禎低聲吟著,眼中滿是惆悵之色。 若不是他穿越而來,竭力改變現狀,十幾年後的這裡,剃髮易服,屠殺的漢人何止數萬之多,這裡多半也不復往日繁華。 “陛下,今日不同往日,大明煥發了蓬勃的生機,能應對一切災難,杜牧的這種擔憂不會發生的。” “若是大明再富有一些,這些歌女就不會出來賣唱養家餬口了!” “陛下,恕臣直言,這個想法雖好,但不可能實現的,即便沒有了這十里秦淮,該賣唱的還是賣唱, 這天下有人富就有人窮苦,強如盛唐,富有兩宋,窮苦的依舊多,為了生活,只是賣唱倒也罷了, 更慘的是賣藝,甚至賣身,這十里秦淮河,這種可不在少數, 這些女子有的是家窮,迫不得已,有的則是家破人亡,走投無路自願進入,還有則是被賣入這裡的。” “嗯?” 李若漣的話提醒了他,低沉道:“朕聽說,有些人收養孤兒、甚至是從別處拐賣,從小就培養琴棋書畫歌舞等,長大賣一個好價錢,這是不是真的?” “臣在外行走時,聽聞了一些!” 李若漣臉色也陰沉了下來:“不止是這裡,還有乞丐、腳伕等等,有人偷孩子,打斷他們的腿或者弄殘,然後讓他們在街上乞討,以此謀利, 如果討不到足夠的銅錢,就不會給飯吃,如果逃跑,被抓到了就是一頓毒打,甚至為了震懾其他孩子,直接弄死! 不止是孩子,還有一些孤苦無依的老人,也在他們的目標之內。” “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