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染指衛所,新任曲阜縣令
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8章 染指衛所,新任曲阜縣令,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嘶…… 眾人這次徹底的震驚了,比錦衣衛徹查的鉅額家產還要震驚。 傳承兩千年的家族有這份家產可以理解,與地方官吏交好,這也能理解,可這手都插到軍隊中了。 這是要做什麼? 整個山東有十九個衛所和二十一個千戶所,孔家插手了四分之一,都是曲阜周邊的。 如果一旦發生戰亂,這幾個衛所就在孔家的支援下迅速的拱衛曲阜。 “陛下,臣請旨,率騰驤左衛前往諸位擒拿!” “陛下,臣願意率天雄軍前去諸位,拿下罪魁禍首!” 曹文詔和盧象升兩人瞬間站了起來,臉上滿是殺意,染指軍隊,甭管出於什麼心思,這都是誅九族的大罪。 “兩位指揮使,稍安勿躁!” 李若漣輕聲道:“此事陛下早已知曉,但為何沒有在前幾日的公審大會上提出來,以此來問罪北宗呢? 現在陛下拿著孔府觸犯大明律和血脈不純削了北宗,這已經讓天下讀書人議論紛紛了, 即便是曲阜百姓親自訴說曾經被剝削的慘狀,但那些頑固不化的書生依舊會認為這是朝廷逼迫他們這麼說的, 等到事情傳遍大明後,這種抨擊的聲音會更響、更猛烈。 現在已經削了北宗、廢了衍聖公的爵位,現在不說誅九族了,將那些嫡系都弄死,天下書生都會群起反抗了,不利於穩定。 等公祭大典過後,處理他們的事情交給錦衣衛,慢刀子割肉,有的是時間弄死他們。” “李指揮使分析的沒錯,反正都是鍋裡的肉,隨時都能吃掉,沒必要在這節骨眼上節外生枝。” 李若漣說完後,秦良玉也開口了。 當時秦良玉調查的時候,差點帶著白桿兵殺過去了,但被皇帝給阻止了。 聽著李若漣的話,兩人才冷靜了下來,但眼中殘留著滿滿的不甘之色。 李若漣的這番話自然是他上報后皇帝和他閒聊的。 崇禎放下茶杯:“與曲阜權色利交易的官員先不著急查,先等等,但山東巡撫必須要拿下, 李若漣,你立刻派人去登萊,讓登萊巡撫孫國楨帶著旨意去濟南,拿下山東巡撫, 自即日起,廢除登萊巡撫,山東只設一位巡撫,轄山東全境,駐地濟南,提調除登萊水師外的一切軍政要務。 第二,給北宗的子弟找幾個地方安頓下來,再給些田地,或者找點礦山之類的活,不能讓他們餓死了, 派人盯著點,朕削了他們,不代表他們沒有了力量,看看到底有哪些人會和他們接觸,順騰摸瓜。” “臣遵旨!” 李若漣回應後,崇禎沉思了一會兒:“曲阜是孔聖故鄉,朕開放了孔廟之後,來曲阜的人會更多, 曲阜是上縣,人口眾多,被孔府壓榨了這麼久,急需要恢復過來,諸位可有合適的縣令人選?” 眾人面露思索之色,曲阜這個地方極為特殊,以後三教九流之人會很多,必須要一位性格剛毅的人坐鎮才行。 好一會兒之後,秦良玉低聲道:“陛下,你可還記得左應選?” 聽著秦良玉的詢問,崇禎微微一怔,隨即笑道:“朕破格提拔他為昌黎知縣,自然是記得了。” 提到左應選,崇禎眼中滿是笑意,去年建奴繞道攻破龍井關,緊逼遵化時,昌黎知縣逃跑了。 這位昌黎巡檢聚集鄉勇數百人支援遵化,雖然到的時候大戰已經結束, 但勇氣可嘉,忠心耿耿,有一股視死如歸的氣魄,比那些文人強太多了。 “雖然是位好苗子,但不適合調過來,昌黎靠近海邊,居於薊鎮和山海關之間,需要這種有血性的人帶領和鎮守。” “陛下,臣有兩個人選。” 見皇帝否定了秦良玉的提議,李若漣出聲道:“陛下,第一則是堵胤錫,他是投筆從戎,跟著陛下一路西北巡視, 最後跟著三邊總督洪承疇歷練,現在掛著陝西都指揮使司斷事司副斷事一職, 臣記得他說既然陛下不缺武將,那他還是走文官路線,主政一方,現在曲阜知縣空著,倒是一個機會。 第二個則是國子監的貢生陳明遇、馮厚敦。” “他們兩個?” 崇禎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去年龍井關圍殺建奴之後,閻應元在國子監眾生中脫穎而出,被袁可立收為了關門弟子, 崇禎知道這位歷史上的江陰三公,於是讓閻應元舉薦、錦衣衛查證,終於找到了剩餘的兩人,被收入了北京國子監培養。 “陛下,這兩人進京後,勤學苦讀,表現可圈可點,但性格耿直,並未結交其他諸生, 初入國子監時在初級班的正義堂,一年時間透過兩次考核,現在已經進入高階班的率性堂學習了, 臣以為,可以讓兩人前來,一人擔任縣丞,一人擔任主簿,共同處理曲阜事務,加上有孔貞運坐鎮曲阜,遇事可以請教,出不了什麼亂子, 等一年後再對兩人考評,決定知縣人選,八九品的官職,這符合國子監貢生肄業後的流程。” 身為皇帝的絕對心腹,他自然知曉皇帝對人才的渴望,尤其是終於朝廷的人才的渴望, 而且隱約猜到了皇帝今後的規劃,所以才有了推薦,提前把自己人安排好。 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