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民意為刀,東江伯毛文龍
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章 民意為刀,東江伯毛文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只是隨口一說!” 崇禎神秘一笑,端起茶喝了兩口。 孫承宗卻是陷入沉思之中,從他回來這段時間對這位新帝的瞭解,絕對不會做無準備的事情。 從暗中調秦良玉、李邦華進京,再到抄家弄銀子、北京城百姓捐銀,大明日報、再到黃得功等人回京和大明軍紀監察部的成立. 還有今日的大明國土資源管理局,每一步看似突然,實則皇帝都算計好了的。 他現在懷疑,秦王府的事情是不是就是皇帝事先就知道的,不然怎麼會突然提出分期付款的方法。 “秦王府、土地……土地……” 孫承宗反覆重複著這句話,下一刻臉色陡變,猛然站了起來,整個人跟神遊天外似的。 過了好一會兒,孫承宗清醒了過來,看向崇禎的眼神滿是複雜。 他這會兒算是想明白了皇帝那句:除非他們自己變出土地來! 能變出來嗎? 憑空是變不出來的,但百姓所在當地計程車紳富商、宗室手裡有大量的土地呀。 西安府的土地是怎麼來的?不就是秦王犯錯了,抄沒了秦王府的土地嗎? 既然能抄了秦王府,那其他王府以及士紳富商手中的土地不是也能抄嗎? 只要朝廷徹查,這些士紳富商親王屁股絕對是不乾淨。 換個角度說,只要皇帝願意,即便是沒觸犯大明律,錦衣衛也能給弄出幾個抄家的罪名出來的。 民不舉官不糾,但若是百姓舉報了呢? 一個百姓舉報,官府可以不理會,十個百姓舉報也可以不理會。 但百個、千個乃至一城的百姓都舉報呢?朝廷只會順水推舟,徹查,堵住天下悠悠百姓之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這就是皇帝的算計,讓天下百姓出手,以天下百姓的民意為刀,砍向士紳勳貴富商。 士紳是多,但再多能有天下百姓多? 士紳敢反抗,不用朝廷出手,百姓就能將士紳幹掉了,白水民變就是例子。 現在資訊傳遞極慢,西安府分土地的事情,想要傳到隔壁山西、河南、湖南等地,至少半年時間。 傳到江南、廣東、廣西,至少一年以上。 這中間抄一個士紳富商親王,朝廷就能得到大量的真金白銀和土地。 秦王府能抄出多少白銀,他不知道,但以秦王府兩萬頃土地算,一年至少都能產出200萬兩白銀,兩百多年的積累,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在加上秦王府的其他宗室,以及袁可立從富商那裡罰沒的五百萬兩,合起來足足一千多萬兩。 一年的時間,能練多少兵?皇帝手中掌控的兵權,足夠應對任何變化了。 這是陽謀,而且還是無解的陽謀。 “陛下聖明,臣……老了……” 孫承宗搖了搖頭,嘴中滿是苦笑。 這一刻他終於覺得自己老了,跟不上皇帝想法了。 “孫先生言重了!” 崇禎扶起孫承宗:“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有孫先生在,朝廷能穩固許多,朕也能有更多的時間來思考其他的事情。” “你剛剛所想,絕對不能再入第三人之耳!” “臣明白!” “好了!這事就先到這裡,等著慢慢發酵!你有時間也思考一下對策。” 孫承宗是內閣首輔,以後這些事情離不開內閣的處理,所以崇禎也沒有隱瞞的意思。 “你先看看袁可立寫給毛文龍的信,咱們再合計一下!” “臣遵旨!” 孫承宗開啟書信慢慢看了起來,書信一分為二,第一份是對毛文龍的評價和處置建議,第二部分是規勸毛文龍的。 看完後,又足足沉思了近一刻鐘的時間:“陛下,臣覺得袁閣老的評價很中肯,建議是可行的。” 崇禎聽完心中嘆了口氣,袁可立的評價何止是中肯,簡直就是準確的不能再準確了。 袁可立在書信的評價是擁兵自重,養寇玩敵,貪得無厭,目無君上,不聽調譴。 但滅奴不足,牽制有餘,可封賞穩之,換取時間。 袁崇煥後來斬殺毛文龍的時候,列了十二項罪名,每一項都能套在毛文龍頭上,但其中大部分也都能套在其他將領頭上。 諸如好色、草菅人命、謊報戰功等,如果按這個算,大明的將領九成都能砍了。 崇禎承認毛文龍對大明有功,他死後兒子毛承鬥也很有氣節的,但有三大罪是不能容忍的。 一、虛報軍隊,冒領糧餉,上報朝廷說自己有17萬軍隊,實際只有2.8萬人,這種大罪在什麼時間都是死罪,這比二十六衛和京營都離譜; 二、扶持親信,意圖打造私人軍隊,據查養孫高達76人,在軍中擔任千總、守備、遊擊、都司、參將等職,東江真的就是毛文龍的軍隊了。 三、桀驁不馴,不服朝廷管控;多次用強硬、無禮的姿態回覆朝廷的質問。 另外,按照大明制度,武將不得離開駐地,結果這貨不僅離開了,而且還跑到登萊,砸了與自己有矛盾的登萊總兵楊國棟的功德碑。 雖然第三條還沒有發生,但這前兩條的罪名,就能砍毛文龍數十次了。 對於這個定時炸彈,崇禎剛穿越來的時候,他幾次都想砍了他。 毛文龍並不是不能替代,但東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