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民變搶糧,袁可立的應對
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民變搶糧,袁可立的應對,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拿來!” 被驚醒的袁可立臉色再次一變,坐直了身體。 崔明立刻接過密封的情報,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才遞了過去。 袁可立接過情報,快速的掃視著,表情也從凝重變成了陰沉,隨即是憤怒。 這一幕看的曾獻、崔明等人滿是疑惑,到底是什麼事情讓這位為官數十年、經歷過無數風雨的老臣如此變色。 “你們也看看吧!” 曾獻接過信箋,崔明等人也圍了上來,只是片刻後,眾人才知道袁可立為什麼會出現那種表情了。 只見信箋上寫著:天啟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寅時,白水叛軍突然襲擊從太原運糧的隊伍,糧草兵被衝散,叛軍放火燒糧後叛軍劫走一千兩百石糧食, 糧草兵救火未追趕叛軍,火滅後清點,燒燬四千石,死亡一百二十七人,燒傷十八人,及報止叛軍去向不清,叛軍人數不清。 “囂張!” “找死!” 曾獻和崔明同時怒喝了一聲,臉上滿是憤怒,其餘朝廷的官員也是如此。 這夥叛軍簡直是冥頑不靈,旱災這麼嚴重,全國調糧何等的困難,搶糧不算,還燒了糧食。 四千石糧食,摺合六十萬斤,這能救活數萬人,就這麼被叛軍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閣老,此事……” 袁可立抬了抬手打斷了曾獻的話:“生氣沒有任何意義,我們首要任務是賑災,安置了百姓,才能解決後患,否則難民變流民,流民變流匪,流匪變叛軍。” “至於叛軍燒糧,也恰恰暴露了他們兵力不多,否則就不會玩燒燬糧食這一出轉移糧草兵精力的把戲了,本閣估摸著,應該不會多的。” “對,卑職也是這麼認為,劫走一千兩百石糧食,摺合是十八萬斤,我大明的裝糧麻袋一袋一百五十斤,一人扛一袋算下來需要一千兩百人, 加上掩護、照明、留守、警戒等等,最多不超過三千人。” 崔明說完後,沉頓了片刻:“這情報中沒有寫清楚是扛走的,還是連糧車一起弄走的,但我琢磨著,應該是抗扛走的, 洛水以北多山,有麻陂山、梁山、黃龍山等,換做我是王二,肯定是扛著走,速度快,一旦進山,只要少數人封住山路,那真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而且,叛軍暫時是不會再搶糧了,因為有了這一次後他們就會認為我們就會有防備,他們不敢賭,所以運糧的隊伍暫時是安全的。” 大堂內眾人聽完後皆是若有所思,袁可立也是點了點頭,暗道這崔明以後可以培養一下。 心細、腦子轉的也快,武力更不用說了,是個好苗子。 “有道理。” “那你說說我們怎麼應對?” 面對袁可立的詢問,崔明愣住了,他沒有想到袁可立會徵詢他的意見,要知道這種軍情大事,他一個小小的總旗根本就沒資格參與的。 “大家都可以說說,咱們可以探討一下。” 面對袁可立的鼓勵,崔明略一沉思,便道:“經過搶糧事件後,朝廷應該不會……招撫了吧。” 說這話的時候,崔明有些不確定,隨即又道:“如果不招撫,那就是剿殺,如果叛軍進入黃龍山,那只有兩條對策, 一是死死的咬住叛軍,窮追猛打,但山路崎嶇險峻,大軍無法深入,補給對我們也是大問題; 二是圍,他們手上的糧食最多隻能撐一兩個月,沒有糧食他們自己就主動出山了, 我們只要守住山路就可以以逸待勞了,但無法確保會不會以化整為零從山中其他小路翻出。 從目前匯總的情報看,從四大邊鎮調的兵力,延綏、固原、太原三大邊鎮的軍隊,離白水還有兩百餘里,大同和京軍差的更遠, 等大軍來了,叛軍據深入了,想追都困難。” “所以呢?” “所以……卑職也沒有更好的方法了。” 崔明臉色有些尷尬,他是錦衣衛,打探、分析、審訊情報還算是拿手,但要說行軍打仗那就有些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了。 眾人探討了一會兒後,也沒有得出什麼好的方法。 “行了,叛軍的事先放一放,先以安置百姓為主。” 袁可立打斷了眾人的探討。 “曾獻,你是戶部右侍郎,賑災是戶部的本職工作,你就坐鎮白水,統籌賑災事宜。” “郭猛,你是錦衣衛,負責維持各地的糧價,一旦不聽勸阻的立刻上報, 同時向西安、渭南等城計程車紳富商勳貴們借糧,不借糧那就查查他們有沒有觸犯過大明律,威逼利誘也好,大義打壓也罷,老夫只要糧。” “梁超,你是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你配合曾獻,挑選部分身體強壯難民,三日後按照陛下標準修建湖泊, 另外,白水這一帶很多的河流,如白水、洛水、清谷水、沮水等等,修建湖泊的時候,順帶將湖泊與附近的合流貫穿, 這樣既可以等以後引河水進湖泊,也可以等以後大雨時可以防洪。” …… 袁可立坐在大堂的首座上,開始釋出一條條的命令,足足半個時辰,眾人見識到了袁可立的能力。 半個時辰,點到了二十餘人,每人的工作都安排了工作,整個過程沒有絲毫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