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國庫充實,無底洞的九邊,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陛下,總共……” 郭允厚沉頓了一下,繼續道:“清除閹黨是一千兩百五十七萬兩,五成入內帑,折算是六百二十七萬五千兩, 因為有字畫等等,所以這個數字是有波動的,等字畫等等全部出售完了才會有確切數字, 其次是陝西大旱,北京城百姓捐款了一百二十萬兩, 第三就是這次了,四成差不多是五百二十萬兩,總計一千兩百六十七萬兩。” “到明年,能動用的現銀有多少?” 郭允厚看了看龍案:“陛下,可否借筆墨紙硯一用?” 崇禎朝著王承恩揮了揮手,郭允厚接過筆後:“今年太倉庫歲入預計為三百六十萬兩,加上現在的以前兩百六十七萬兩,合計一千六百二十萬兩。” “但截止今年底,欠九邊軍餉銀七百八十萬兩,陝西大旱買糧一百七十萬兩,可動用為六百七十萬兩。” PS:查到的資料顯示,萬曆二十九年欠九邊150萬兩,萬曆三十二年八月,應發372萬,實發184,又欠了187萬兩,萬曆四十六年到天啟年間又欠380萬兩,作者只是按查到的資料寫,都別槓喔。 不算不知道,一算下嚇一跳。 不僅是郭允厚嚇到了,連內閣和六部都嚇到了。 一是被太倉庫的存銀嚇到,二是被欠九邊軍餉嚇到。 雖然欠的多,但眾人眼中卻是有笑意,現在有銀子,欠的還掉唄。 只有崇禎眉頭緊皺,按照這個欠餉,那九邊就是個無底洞,他查抄的這些都不夠用的。 他再一次感受到整頓全國兵政的急迫性。 朝中眾臣難道不知道九邊有問題嗎? 答案很明顯,肯定是知道的,但都很有默契的沒有提出來。 有的認為當前局勢需要穩爭取時間,有的則是認為動不了免得會打草驚蛇,有的則是和九邊穿一條褲子的,自然不會提。 想了想,崇禎沉聲道:“郭愛卿,欠九邊的餉銀,先給一半,剩下的壓著,他們再要就哭窮,但保證一定給他們。” 眾人都懵了,搞不懂崇禎是啥意思。 崇禎也沒有解釋,清查九邊的事情,在準備工作沒有完成前,誰都不能說。 既然知道九邊冒領吃空餉,現在還全額還他們,這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嘛。 即便是最後清查抄家了,那些人花了就算是花了,也追不回來,不如先吊著他們,穩住了再說。 “太倉庫留三百萬兩銀子以備突發狀況,其餘銀子,全部都去江南、呂宋、緬甸、越南等地去買糧食,能買多少算多少, 買回來的糧食要做好儲存,注意受潮、發黴、鼠盜等。 沒有朕的允許,這些糧食誰都不許動用,違者抄家滅族,朕會派錦衣衛定期抽查。” “臣遵旨!” 聽著崇禎的冰冷的語氣,眾人很是知趣的沒有多問,反正現在不怎麼缺銀子。 糧食也是必需品,隨時都能換成銀子,但銀子沒法隨時換成糧食。 這些糧食自然是為崇禎元年開始的陝西、河南等地大災準備的。 千萬災民,一天半斤,一天都得五百萬斤,一年那都得一千兩百萬石。 雖然明年開始推廣土豆和番薯,但這玩意也不能天天當飯吃,得配合其他糧食才行。 所以,趁著現在大災還未開始,先存了再說。 崇禎元年後的十七年,陝西大災了十七年,餓殍千里,給李自成等起義隊伍補充了近乎無窮的隊伍。 與其拿錢去與起義隊伍打仗,不如救災安穩百姓。 都是大明的百姓,殺來殺去,最後受傷的依舊是大明。 其次就是要用來釀造高度酒,做成酒精,打仗用酒精消毒自然能減少一些感染。 “好了,再說第二個問題,西安知府空缺怎麼處理?” 眾人沉思了一下,韓癀道:“陛下,中書舍人王道純是天啟五年進士,頗有才能,可外放至西安府。” “他捨得?” 崇禎有些詫異,中書舍人是皇帝身邊的近臣,與翰林、宮坊、尚寶司、六科同為侍從之臣,說白了就是皇帝的秘書。 雖無實權,但能經常面聖,若是哪天皇帝龍心大悅,那就一帆風順了,現在竟然想去下面。 “他曾和臣聊過,有意向外放為百姓做點實事,若是歷練的好,此人可堪大用。” “行,既然他有這個想法,朕必須要成全他,房愛卿,此事你吏部去處理,讓他儘快到任,朕會時刻關注他的。” 待吏部尚書房壯麗回應後,崇禎繼續道:“陝西賑災也在有序進行中,問題不大,袁可立要回朝的,你們覺得誰可擔任三邊總督,坐鎮西北。” “陛下,洪承疇吧!” 孫承宗繼續道:“袁閣老在信中將洪承疇的情況都說了,此人臣也聽說過,頗有能力,也有識人之能,為官多年,經歷多個官職, 既懂刑法,又懂糧儲、屯田、軍務、驛傳、水利、撫名,還精通兵法, 若是袁可立回來,由他接任三邊總督是最合適人選,就是不合吏部的流程。” “其他人的建議呢?” “陛下,臣推薦陝西右參政鄭崇儉,此人是萬曆四十四年進士,歷任河南府推官、濟南兵備副使、右參政,頗熟軍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