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3章 大放‘豪’言,朝廷缺銀子嗎?,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論是民間的銀號、錢莊也好,還是朝廷新弄出來的大明皇家銀行,歸根到底那都是基於信譽而產生的匯兌行為。 如果百姓對一個國家沒有了信任,那這個國家已經離滅亡不遠了。 大明寶鈔為什麼會退出流通,那就是在寶鈔這一塊,百姓已經對朝廷不抱任何的期望和信任了。 最前排的席端樊起身,朝著畢自嚴躬身道:“畢尚書教訓的是,是我等認知淺薄了,大人見諒!” “請大人見諒!” 眾人也幡然醒悟,起身朝著畢自嚴行禮。 “畢大人放心,我等以後經商走南闖北,一定對此事上心的,就做個民間的監督者吧!” “老黃,你這話算是說到點子上了,銀行匯票不僅關係到我們家產是否能受到保護,更是涉及到國家民生, 生為大明一份子,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此事也算我們一份。” “對,我們自動自發的監管起來,就不信那些魑魅魍魎敢出來搞事情!” “其實吧,造假這事極難的,雖然我們沒法分辨微雕這一塊的,但還有很多其他的辨認方法,過手的多了,拿到匯票的瞬間就知道真假了。” “我們在交易的過程中既然選擇可以直接用這種匯票,那就是有了心理準備,做好了承擔是假的後果。 如果沒把握,去銀行兌換或者走個過戶手續就是了。” “對,還是那句話,沒有三分三,就不要上樑上。” “咦,似乎發現一個漏洞呀,我們交易的時候可以去銀行呀,讓他們核驗一下,這總可以吧,我們又沒有取銀子。” “傻了吧,保管費是按照存銀多少、存銀時間長短收取的,時間到了,保管費照樣收呀!” …… 眾人議論紛紛,已經開始暢想未來的交易場景了。 再也不用攜帶大量銀子趕路了,那種吃飯睡覺都擔驚受怕的日子就一去不復返了。 至於偽造這事,他們壓根就沒有放在心上。 他們就不信在多種防偽手段了和朝廷的嚴刑酷法之下還有蠢貨去偽造。 “諸位且靜一靜!” 畢自嚴搖著銅鈴,清脆的鈴聲響起,眾人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諸位對匯票還有沒有問題?沒有的話,本官就宣佈寧遠招商大會結束了!” “畢大人,在下有一個問題!” 畢自嚴的話音剛落,一名商人站了起來,高聲道:“畢大人,您應當知道,大明寶鈔為何會退出流通吧?” 一個簡單的問題,眾人臉色瞬間嚴肅了起來。 明著是問大明寶鈔為何會退出流通,實際上卻是在問朝廷如何能保證不重蹈大明寶鈔的覆轍。 洪武八年,百官稟報‘今公私貿易,苦於銅錢重不可致遠’,於是太祖下令效仿宋朝發行紙幣,稱之為大明寶鈔。 目的是好的,可惜並沒有吸取北宋、南宋、金、元四朝的教訓,沒有準備大量的準備金,只重視向外發鈔,卻不重視鈔的回收。 老百姓可用金銀與國家兌換寶鈔,卻不能用鈔與國家兌換金銀。 一個官方連自己發行的紙幣都不回收,其剝削的本質已經十分明顯。 從洪武八年到洪武三十一年,短短的二十三年時間,大明寶鈔就已經貶值到原來的六分之一。 朝廷強行推行紙幣,於是下令禁止民間金銀交易,但又貶值嚴重,於是百姓們以物易物,無恥的出現了,朱元璋下令禁止以物易物。 成祖登基,推行新政, 各種商稅、貪官罰款等都可以用寶鈔,但效果甚微。 到了永樂五年,此刻的大明寶鈔已經貶值到洪武八年的三十分之一了。 仁宗登基,廢除了鈔中鹽,大規模回收大明寶鈔,可惜在位時間太短。 宣宗登基,都察院左都御史竟然建議推行連坐法,鼓勵民間告發、檢舉不實用寶鈔的行為。 …… 一直到成化年間,一兩銀子的寶鈔購買力只值一文錢,其製造成本已經超過了實際使用價值,於是才停止了發行大明寶鈔,但卻沒有明著宣佈廢除大明寶鈔。 有意思的是明朝的皇帝認為大明寶鈔無法流通是因為商人在從中作梗,各種打壓,諸如一次性增加十倍的商稅等等。 大明寶鈔初衷是為了便民,但在成了奪取民間財富的工具,退出的真正的原因就是信用的問題。 沒有準備保證金,也沒有回收,更沒有控制發行數量,以至於貶值過快,流通阻塞。 看著緊緊盯著自己的眾商人,畢自嚴忽然笑了:“既然諸位問這個問題,那就應該是知道大明寶鈔退出的真正原因了。 既然知道了,那本官問問諸位,大明朝廷缺銀子嗎?” 不待眾人有所回答,畢自嚴繼續道:“內庫、太倉庫、節慎庫、常盈庫等具體有多少銀子,本尚書不方便透露,但你們應該是比你們猜想的多的多。” “拋開這些,本尚書再給你們算筆賬吧,大明現在試行還地與民,目前估算是九億畝左右,平均六兩一畝,總價值是四十五億兩。 二十年還清是兩成利息,那就是九億兩的利息,合計五十四億兩,二十年平均是每年兩億七千萬兩。 除此之外,每畝的賦稅大約是四升,每年合計賦稅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