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8章 懟的啞口無言,周遇吉的科普,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昆吾,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是入侵者?這話從你們口中說出來不可笑嗎?”

“你們聯合諸國妄圖進攻且瓜分大明,還不允許我們反抗了?我們反抗了、打進來了,就是入侵者了?”

“你們不是講究因果嗎?你們昔日種下的因得到今日的果,不是很正常嗎?”

“本將記得你們也有五戒十善吧,第一戒就是戒殺,你們大軍集結壓向大明邊境,若是我們大明實力差點,你們就能直接進攻大明,大明多少百姓死在你們的戰刀之下?這就是你們講的戒殺?”

“第二戒是戒偷盜,意思是不竊取他人財物,你們東籲王國將大明設定的三宣六慰都劃入緬甸的疆域,你們問過我大明的意見了嗎?

我大明同意給你們了嗎?取而不問視為偷,這個道理你們不懂嗎?

除了我大明的三宣六慰,你們多次入侵南掌、暹羅,劫掠多少金銀物資、百姓?這是不是偷盜?”

“第四戒是不妄語,意思是不起虛言,誑惑他人。可你們憑藉安奢的遊說,又聯合真臘、暹羅,這是不是誑惑?”

“第八戒是不貪慾,你們為何要進攻大明?還不是貪圖大明的地大物博,有著廣闊的物資?想要佔領下來,這是不是貪慾?

而且,你們佔據名山、掌握大量的財物、還能推舉看中的人謀取實權官職、更參與國家的決策,這難道不是貪嗎?”

“第六戒不惡口,意思是不發粗獷惡言,罵辱他人。第九戒是不嗔恚,意思是不生忿怒之心,嗔恨於人。

我們在城外的時候雖然不知道你們在說什麼,但你敢說你們沒有在城牆之上詛咒、怒罵我們嗎?

本將剛入城,你們就開始一連串的質問,這是不是嗔恚。”

“五戒十善,你們犯了六善,這修的是哪門子佛、學的是哪門的子佛?佛祖就是這麼教導你們的?”

“別跟本將說,戰爭是由國王和貴族決定的,你們不要忘了,你們是國教、多少王室、貴族、朝臣都是你們的弟子。

你們若是不願意發動戰爭,他們也絕對不會贊成。

說到底還是你們貪圖大明的疆域,想要發展更多的信眾,獲取更多的供奉,默許了戰爭的發起。

不要否認,你們有沒有勸諫,我們潛伏的錦衣衛查的一清二楚,否認你就又犯了妄語。”

……

一連串的質問和一連串的舉例,讓眾多僧人臉色白了又紅、紅了又黑,最後慘白。

嘴唇哆嗦,但又不知道怎麼反駁。

雖然大名武將的話有些偷換概念,但每一條都是實實在在發生的,仔細想,他們真的犯了這些。

一時間,僧人和教眾開始迷茫了。

看著眾人的神色,周遇吉冷笑了一下,繼續道:“剛剛你們說要將我們的惡行向全國傳播,讓全國的僧人、教眾聯合反抗,是吧?”

換來的是沉默,這就讓周遇吉不爽了,高聲厲喝:“回答本將的話,是還是不是?”

從死人堆裡爬出的周遇吉,此刻厲喝無邊殺意湧出,籠罩著前方剛剛出聲的僧人,僧人下意識的回應了一聲:“是!”

“哈哈哈……”

周遇吉仰頭哈哈大笑,粗獷的聲音在城內迴盪著,與周邊滿地的屍體格格不入。

“本將倒是要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會反抗?”

“本將也要看看到底是你們的脖子硬,還是我們的刀硬!”

“實話告訴你們,我們將建奴犁庭掃穴了,屠了四十多萬,東征扶桑,覆滅扶桑精銳、武士、劍客和反抗的百姓等至少兩百五十萬人。”

“你們緬甸多少人?不足六百萬,你們是覺得我們不敢對你們動手嗎?”

“華夏曆史上三武一宗滅佛事件,你們若是沒有聽過,那本將就簡單給你們講講。

第一次是北魏太武帝滅佛,起因是佛教給北魏政權帶來了不利因素,王法廢而不行,且有叛軍通謀,企圖謀反的嫌疑,於是滅佛開始了。

不僅將僧侶給屠掉了,連製造泥、銅等各種佛像的人也一併屠了。

第二次是北周武帝滅佛,僧尼享有免稅的特權,減少了國家的稅收,使得國家財政受到威脅,於是開始了滅佛。

這個時期有僧人三百萬,寺院四萬座,你聽清楚了,這裡是正式的僧人,不算信眾,這個人數比你們整個國家信奉的人數都要多吧,北周武帝依舊滅佛。

第三次是唐武宗滅佛,僧侶隊伍壯大、觸及政治,有三十餘僧人被封官重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柒合

二六五六

贅婿之無敵高手

最終浣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