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35章 黃永玉v曹禺,我是全能大明星,天下第一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封信,卻是將《見字如面》的招牌打響。
這種招牌也給《見字如面》帶來了更多的觀眾,不過,因為節目性質原因,暫時《見字如面》的收視增加的比較緩慢。
不過,令人欣喜的是,只要是看過《見字如面》的,卻是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留下來。
這也代表著《見字如面》的厚度。
就算是《見字如面》現在的收視一時上不去,但遲早有爆火的一天。
事實上,《見字如面》第一集還並沒有結束。
在不少熱心觀眾推薦其他好友一起觀看之時,《見字如面》再次演譯經典。
一封“蔡琴”寫給前夫楊德昌的私信,一句“你怎麼可以就這樣走了呢”,成為一時經典。
當然,《見字如面》並不僅僅只是糾結於這一些娛樂明星。
在這一些娛樂明星之後,《見字如面》盯上了藝術大師。
先是王耀慶讀了一封“黃永玉”寫給“曹禺”的信。
接著張國立又讀了“曹禺”寫給“黃永玉”的回信。
兩位都是國內文化界的藝術大師。
當年的黃永玉比曹禺年輕幾十歲,是曹禺的後輩。但是,哪怕如此,在信中,黃永玉仍然無比犀利的批評了“曹禺”,在他的評語中,黃永玉如是說道:
【你是我的極尊敬的前輩,所以我對你要嚴!我不喜歡你解放後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心不在戲裡,你失去了偉大的靈通寶玉,你為勢位所誤!!!
從一個海洋萎縮為一條小溪流,你泥溷在不情願的藝術創作中,像晚上喝了濃茶清醒於混沌之中。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得也不透徹。過去數不盡的精妙的休止符、節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筐的雋語都消失了。誰也說不好。總是“高!”“好!”這些稱頌雖迷惑不了你,但混亂了你,作踐了你……】
曹禺收到信,做為前輩的曹禺不但沒有因為黃永玉的批評而傷心,反而將曹禺寫的信給裝裱了起來。並且,也給“黃永玉”寫了一封回信。
信中寫道:【收到你的信。你鼓勵了我,你指責我近三十餘年的空洞,“泥溷在不情願的藝術創作中”,這句話射中了我的要害!!!
我浪費了“成熟的中年”,到了今日這個年紀才開始明白。你像個火山,正在突突噴出白熱的火巖,我在你身邊,是不會變冷的。你說要寫二十個劇本,如果我真像你舉出的那種巨人,我是會如數寫出的。不過,有你在身旁督促我,經常提醒我,我將如你所說:“不饒點滴,不饒自己……】
黃永玉是誰?
可能不少人聽過他的名字,但又覺有一些陌生。
黃永玉是中國畫院院士,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他設計的猴年猴票,以及酒鬼酒包裝一時家喻戶曉,被畫壇稱之為畫壇鬼才。
至於曹禺,那就更了不得了。
23歲作《雷雨》,25歲作《日出》,26歲作《原野》,31歲作《北京人》,被譽為是中國“四大名劇”,迄今為止,是中國第一代偶像級文青。
在信中,兩位大師赤誠相見、披肝瀝膽,聽者無不熱血沸騰,又陷入深思。
“我去,這信竟然還有這麼大的聽頭?”
“被兩位大師的兩封信給震撼了,兩人之間的情義以及心境令我高山仰止。”
“張國立的演譯太神了,你這句話射中了我的要害……腦海裡反覆都在讀這一句。”
“黃永玉也是牛逼,竟然這麼直接。我不喜歡你解釋後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心不在戲裡,你失去了偉大的靈通寶玉,你為權勢所誤……連批評人都批評得這麼有個性。”
“之前我以為讀這一些明星的信很有意思,讓我們有了回憶。但當聽了這兩位大師的信件之後,我才發現,這一些明星的信件只不過是開胃菜而已。”
兩位大師的書信令一眾看客暗呼過癮。
他們沒想到普普通通的書信,竟然也能產生如此激烈的火花。
他們更沒有想到,僅僅只是聽信,看信,竟然也能如看電影一樣高潮迭起。
……
“臺長,好訊息,我們好聲音的收視突破2個點。”
魔都電視臺《中國好聲音》劇組,後臺技術員有一些激動的向臺長彙報說道。
“嗯,大家辛苦了。”
聽到收視資料,魔都電視臺臺長鬆了一口氣。
好聲音辦了幾屆,雖說每一屆不如一屆,但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