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
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部分,[黃金瞳 打眼 著 ],冷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話的的確是個老人,長得白白胖胖的,面色紅潤,看年齡也就是六十多歲,頭上黑白髮各半,鼻樑上架著一副眼鏡,右手大拇指上,戴著一個翠綠色的扳指,笑呵呵的眯著雙眼,看著莊睿幾人,這老人要是換上一身錦繡團服,整個就像古時候富甲一方的胖員外。
“老爺子,我們幾個人開玩笑呢,哪兒敢說您啊,再說了,你也不是古董商呀。”
劉川擺脫了雷蕾的小手,陪著笑臉對老頭說道。
“嘿,還巧了,我還真算得上是個古董商,也是這家店的老闆。”
老頭脾氣挺好,也沒生氣,笑呵呵的回道,卻聽的劉川一腦袋瓜子黑線,這老頭要說的是真的,自己剛才那話,可就是指著和尚罵禿驢了,年齡身份都相符,怎麼會這麼巧呢。
“老爺子,您別生氣,這人就這臭毛病,劉川,還不給老闆賠禮道歉啊。”
莊睿也不知道老頭這臉上的笑意,是真是假,總歸劉川在別人店裡開這樣的玩笑,是有點不合適。
“沒生氣,沒生氣,小哥幾個也喜歡這些物件?能不能看出我這裡,那件東西最值錢啊?”
胖老頭連連擺手,真不像是生氣的樣子,旁邊那幾個夥計忙的腳不沾地,他不說上去幫個忙,倒有閒心和莊睿等人聊了起來,是否真是老闆不談,這老闆架子擺的是十足。
第一百二十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一)【第一爆求月票】
錢姚斯的確是這家古玩店的老闆。而且他也是這夫子廟古玩城的元老之一了,並且其家學淵源,父親在解放前,曾經是北大教授歷史的一位教授,後來看不慣當局的一些做派,在報紙上發表了一些言論,被當局所忌恨,遂辭離北大,回到家鄉南京開了古玩店。
這老爺子在京城的時候就經常逛琉璃廠等古玩市場,那些年月從皇宮裡流出來的東西又多,就連當時關在紫禁城的那位,都往外倒騰物件,著實讓他收到不少好東西,加上本身學識淵博,對每個古玩都能引經據典,說出其傳承來歷,在解放前也是國內比較有名氣的收藏家和鑑定家之一。
回到南京之後,平日裡幫人寫寫字,或者鑑定下古玩字畫,日子倒過得也逍遙,夫子廟秦淮河更是那位老爺子時常流連之所。只是後來戰亂逃離了南京,直到四十年代才重新回到南京,而如今的錢姚斯,出生之後就受其父的耳燻目染,對古玩這行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解放後那十年混亂的日子,讓錢姚斯的父親由知識分子變成了臭老九,歷盡磨難離開了人世,而家裡眾多古玩字畫,全部都被抄家抄走掉了,到了七十年代末,錢老爺子被平反了,錢姚斯又開始三番五次的跑到相關部門,把家裡被抄走的那些東西,追回來了一些,只是有些字畫被燒掉再無法復原,這讓錢姚斯心疼不已。
在八十年代初期,國內大多數人還在吃大鍋飯的時候,剛過四十歲的錢姚斯,就辭去了因為照顧他而安排的工作,拿著國家賠償的幾千塊錢,當起了個體戶,而且還是最為讓人看不起的個體戶:收破爛的,錢姚斯整天蹬著個破爛三輪車,遊走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而且只收廢舊書畫報紙,還有一些破陶瓷瓦罐之類的東西,當時被一些街坊稱之為錢瘋子。
等到了九十年代之後。錢姚斯算是翻身來把地主當,那時政策放寬了,錢姚斯找了個父親在香港的故舊,把幾件不屬於出口文物限制的古玩,拿到香港去拍賣掉了,頓時身價百倍,爾後又在朝天宮和夫子廟開了幾家古玩店,生意也是越做越大,在國內的收藏界中,都是鼎鼎有名的大藏家。
既然是做古玩買賣的,當然不可能是隻進不出,但是錢姚斯其人,眼睛極毒,而且涉獵範圍很廣,從字畫到陶瓷再到青銅器,只要是真物件,極少有看走眼的時候,如此一來撿漏的機會也就多了。
但是錢姚斯收購東西便宜可以,別人要是想讓他把東西賣便宜了,那是門都沒有,想都不用想。從他手裡流出去的物件,都是老物件不假,但是其價格,往往相比自己去拍賣行拍下來的價格,也是不遑多讓的,長此以往之後,別人就送了他個外號,叫做:死要錢。
做生意本來就是要將利益最大化,錢某人得了這外號,倒也不生氣,還有幾分沾沾自喜。
要說這外號,和他名字倒過來唸有些相似,不過錢姚斯的確很冤枉,他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姓姚,而錢老爺子和其髮妻很恩愛,在錢姚斯的母親去世之後,就給錢姚斯改成了現在的名字,本來是思念的“思”,不過想想男兒起這個名字有些不雅,最後就變成了斯文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