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部分,盛唐神話,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取名去病,後被師父抱上山……就這樣,師父命臣下山輔助明君,賜字輔臣,耗盡法力將臣傳送至到河蒼烽外,遇著高中丞。”
“那你可知你父母親人,故鄉在哪?”
“回陛下,師父說山中一年,世上十年,臣在山中十七年整,臣父母想來已經不在人世。”
李隆基有些愣住,還有這種事?蕭去病沒等他繼續問,小聲道:“陛下,家師也已經仙逝了。”
李隆基呆住了,等於什麼都沒問出來。小時候太小被抱上山不知道是什麼山;中間在山上一直沒下山還是不知道是什麼山,師父也不說;下山的時候不是走下來的,是被他師父用法力傳送飛下來的,還是不知道那個地方在哪裡;問他父母,竟然早就不在了。現在更好,師父也不在了!
沉默了好一會,李隆基才道:“什麼時候?”
蕭去病眼睛發紅,眼圈溼潤,悲傷道:“幾個月前,臣身受重傷,昏迷不醒。師父在山上有我的命牌知道我有難,耗盡最後一絲法力託夢於臣,並治好臣的傷。所以臣受了那麼重的傷,沒過幾個時辰就差不多全好了。但師父也因為耗盡法力,不久仙逝。”
“你師父可有遺言?”
“師父要我輔助陛下,守護李家江山,讓盛世永昌。”
李隆基多聰明的一個人,在另一個時空,他之所以任用那麼多奸臣,無邊的寵信安祿山,並不是他老糊塗了,而是他太安逸,太懈怠了。他談貪圖享樂了,不願花心思到國家朝政上去,有時候甚至是自我回避,自我催眠陶醉在自己編織的一個盛世太平的美夢當中。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得過且過。
但誰要以為李隆基智商有問題,誰就是真的智商有問題。朝政李隆基幾乎不感興趣了,對於追求長生,他可興致高的很。這個時候聽到蕭去病這樣的回答,無疑是失望的很。他覺得蕭去病的有些言不盡實,但他又找不一絲破綻,又為大唐立下如此奇功。於是乾脆就不再探求他的師父,而將興趣全轉移到蕭去病身上來。
短暫的沉默之後,李隆基這才動情道:“太極子老仙師如此為了大唐,又賜下一個這麼好的徒兒,為大唐立下如此奇功。朕要你將老仙師的容貌畫下來,朕要給他塑像,立道觀,享萬世香火。”
看到這一篇總算翻過去了,有了皇帝的定性,自己的身份算是得到所有的人承認了。蕭去病連忙站起來,再次拜倒:“臣遵旨,臣替先師謝過陛下!”
再次坐下,蕭去病連忙道:“陛下,河中之事,臣要向陛下稟報,請陛下寬恕臣和高中丞擅作主張,在薩末建設立軍鎮,又扶持波斯都督府波斯王及聖女抵禦大食。”
“河中之事,等下你再單獨與朕細說。”李隆基溫和笑道:“至於你說的兩件事,甚合朕意,又何罪之有?你們立下如此天大的大功,朕要獎賞你們呢!要什麼獎賞,等下可以與朕說。”
頓了頓,李隆基指了指蕭去病對面和旁邊三位道士,笑著介紹道:“這位是茅山派宗玄先生吳筠,這位是樓觀派道門威儀肖玄裕,還有這位是翰林待詔李泌。他們都是修道之人,早就想目睹仙家弟子的風采……”
蕭去病連忙衝著三人行禮致意,前面兩人他聽都沒聽過,但後面這個李泌卻是如雷貫耳。據說此人非常有才,早慧,安史之亂時他為肅宗出謀劃策,制定出一個無比正確的方略。若肅宗聽從安史之亂兩年可徹底平定。但同時他又是信奉老莊之道的人,他很聰明,能提出很好的建議,如果別人不採納他也不像儒家那樣堅持,非要濟世為民,他就跑到山裡隱居去。
只是蕭去病不知道李隆基弄三個道士在這裡是什麼意思。
吳筠是三位道士裡面年紀最大的一個,一雙眼睛閃閃發亮,他有些興奮地道:“陛下,臣想與李泌換個位子,請陛下准許。”
第二章 心如赤子
搞了半天才明白李隆基弄三個道士在這裡,原來是要問神仙修煉之法。
蕭去病重新穿好衣服,剛才吳筠那個茅山道士老不修的竟然死乞白賴要看一眼蕭去病肩膀上的傷口。蕭去病哪還有傷?他的內家功夫早就練到暗勁,面板毛孔鼓起收縮外放,傷口癒合後留下的疤痕早就練沒了。
沒想到的是,看不到傷口吳筠反而更加篤定蕭去病是半仙之體。他幾乎是用顫抖的聲音,有些不敢相信地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天下之中,真的有人達到這樣的境界?”
吳筠激動的站了起來,朝李隆基行了一個禮,大聲道:“陛下你看,壽昌縣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