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狙擊南宋,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狄烈、楊折衝與葉蝶兒三人,就伏在這潮溼的露水草地上,渾然不覺露水的浸漬,凝神注視著遠方。因為在他們眼前,出現了極為詭異的一幕。
距他們埋伏處約百丈之外,是一條寬廣的大河。據楊折衝說,這就是相州的洹水。入夏之際,水量豐沛,加上昨日那場暴雨,使得水面上漲,水流湍急。
而此時在河的對岸,一座小土丘後面,至少有數百名神情麻木、衣著破爛的宋人打扮的男子,不斷地將掮在肩上的各種雜色的長條狀揹包拋到一個巨大的土坑裡。
由於距離實在太遠,加上天色尚黑,楊折衝與葉蝶兒實在看不清那被丟到坑裡的“包裹”是什麼。偏偏在河岸的這一邊,不時有三三兩兩手持火把的金軍騎兵來回巡邏,使他們不敢過於靠近。
令二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樣灰暗的視野下,狄烈居然舉著那神奇的千里鏡,毫無障礙地觀察——莫非,這寶鏡竟能無視黑暗,明辯秋毫不成?
楊折衝正想腆著臉向狄烈討要瞄準鏡看一下,剛湊過身去,卻見狄烈放下瞄準鏡,緊緊皺著眉頭,硬邦邦丟下一句話:“你們在這等著,我到前面去探察一下。”
在楊折衝眼裡,狄烈匍匐前進的姿勢怪異而難看,但不得不承認,這種蛇行鼠竄的潛行方式極為有效。眼見狄烈時快時慢,忽起急行,忽伏偃不動,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在金兵的眼皮子底下突進了三十丈。距離他最近的一名金兵巡哨,不到五十丈,居高臨下看去,更容易被發現。
後面的楊折衝與葉蝶兒兩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裡,心下都明白,現在是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所以金兵巡哨一時未能發現狄烈的蹤跡,而一旦天色放亮,必定會洩露行藏。
他們能如此快速準確地摸到金軍大軍的宿營地,全靠獲得了那名金兵俘虜的口供。從俘虜的口中,證實了葉蝶兒所說的一切。
在相州城外紮營的,正是金軍第一批北返大軍,由猛安固新率領的三千精甲。押解著宋國宗室貴戚男丁二千二百餘人,婦女三千四百餘人,加上千餘精壯人口,上萬頭騾馬牛羊。于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從汴京城南郊的青城寨出發,緩緩而行,歷時十餘日,方至相州。
昨日那一場北地少見的大暴雨,不但延誤了狄烈三人的救援時間,同時也使得固新的大軍行程受阻,不得不在原地多停留了一日。而且也是因為這場暴雨,使金軍的哨探人馬驟減,只在十里的範圍內循例外放了一隊人馬。這才使得狄烈三人在擊潰了那一小隊金軍哨探後,再沒遇到阻礙,直插金軍中軍大營。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一場暴雨,其實還是為狄烈的救援行動贏得了時間,並清掃障礙,同時也創造了一個有利的契機。
但這場豪雨,對那數千俘虜,尤其是那三千多名婦女意味著什麼?此時,三人並不知道。
拿到口供之後,楊折衝很自然地送那名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金兵哨探上路,但隨後遭到狄烈的嚴厲訓斥,明令他下回要處理俘虜,必須請示。楊折衝雖然很是不解,但還是悶悶地答應了。他當然不知道,狄烈對俘虜的態度還停留在另一個時空的狀態。戰場撕殺,可以不擇手段,但一旦俘虜了,沒有特殊情況,不能隨意殺戮。…;
此時的狄烈,對待戰俘,還抱著另一個時空的人道主義精神。
就在楊折衝與葉蝶兒一會看看漸漸透亮的天色,一會看看在薄霧中若隱若現的狄烈身影,心急如焚之時。一陣輕微的悉悉響聲傳入耳中,茂密的野草撥開,狄烈敏捷的身影出現在二人面前。葉蝶兒切身相關,自然心急,一見狄烈回來便問:“看到什麼了……”
狄烈抬手做了個噤聲的手勢,臉色肅穆得怕人,隨後又打了個走的手勢:“金兵巡哨太多,現在沒機會,先撤回去。”
這一撤就到了中午,直到瞄準鏡裡再也看不到一個金兵巡哨,三人才返回早晨潛伏的地點。這時洹水兩岸已恢復了一派平靜,而金軍大營則駐紮在洹水北岸的一個叫野松崗的地方,距此地尚有七、八里遠,只要不過河,暫時是沒有危險的。當然,他們不是來旅遊的,沒有危險固然要過河,有危險同樣要過河。
洹水是相州城的主要飲用水源,河面寬三十餘丈,夏季水深達一丈,加上昨日暴雨,河水猛漲,水流湍急。這樣當然難不住狄烈,他與楊折衝用短斧在附近砍伐了一些手臂粗的樹枝,綑紮起來做成一個木筏,再削兩根木槳。一切完畢後,三人推筏下水,渡河而去。
所有的馬匹物資全部留在南岸的一片樹林子裡,畢竟他們只是去探察金軍情況,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