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7部分,修神外傳,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進來了。
寺卯外如此大的風雨,寺卯內,那松林之下也是一般。而且大風之中松林若濤,一個個怪異的聲響好似極多的妖魔鬼怪在四周共舞。一道道的雨水好似傾盆的澆下。蕭華周身湧出雲霞。將一切都是擋在身外,可那老和尚周身沒有任何的遮蔽,任憑大風將僧袍吹開。任憑那雨滴打在身上!風聲雨聲中,誦經之聲依舊不絕。
蕭華有心探察,目光一直落在老和尚的身上,風雨加身那老和尚直似未覺,好似這些就是陽光,好似這些就是空氣,完全不必理會,老和尚所做的就是轉動念珠,就是誦讀經文。
大雨肆虐,足足有大半日的,又是到得黃昏才又放晴,整個天光一片的水亮,一條極大的虹彩自空中劃過,留下輝煌的異彩。
“施主……可……有要事?”唸經的老和尚在唸完一遍的最後幾個字後終於開口了。聽著聲音有些生澀,似乎許久沒有說話一般。
“世間除了世尊,哪裡還有它事?”蕭華淡淡的回答。
“哦?”老和尚一聽,睜開了眼睛,眼中頗是有些深邃,那額頭之間的皺紋也積攢起來。
蕭華看的明白,若非有一場大雨,怕是老和尚皺紋間還會落下灰塵和汙漬吧!
“貧僧深苦見過仙友!”老和尚並不起身,雙手合十說道。
“在下蕭華!”蕭華拱手還禮,說道,“見過深苦禪師。”
“仙友……當是儒修高手,不知道到我誠慧寺有什麼賜教?”深苦看看蕭華周身的雲霞,淡淡問道。
蕭華也不隱瞞,開口道:“在下一路行來,在蜈蚣嶺下見到了貴寺和尚耕種,更是見到了蜈蚣嶺左近鄉民的安逸,跟在下以前的所見不同,是故心裡好奇,這才前來拜會。”
“若是如此,仙友可以走了!”深苦惜字如金的回答道。
蕭華撓頭,想了一下道:“在下欲要在誠慧寺佈施一些糧食,不知可否?”
“仙友若是有心,儘可以去大殿,不必找貧僧。”
“那在下若是想跟禪師討論佛法呢?”蕭華饒有興趣的又是問道。
“哦?幾時儒修也講佛法了?”深苦眉頭一揚,不過又是苦著臉說道,“不過仙友又是錯了,佛法只在心中,即便我佛如來也只能拈花而笑,若是宣講出來,還是真經麼?”
“罷了,罷了,不跟大和尚論什麼禪機,大和尚是哪個宗派?”蕭華笑著擺手道。
“貧僧眼中的過去有南無燃燈上古佛,貧僧眼中的現在有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貧僧眼中的以後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這世間哪裡還有什麼宗派?”
蕭華聽了,鼻子都差點兒氣歪,這老和尚所問非所答,正是一派佛宗機辯的尋常手法,可到的最後,蕭華也沒弄明白這老和尚倒是什麼出身。
“老和尚,你這就沒意思了!”蕭華冷冷道,“佛門講究大開方便之門,在下雖然是儒修,可也懂得佛理,想要跟大師探討,你這一臉將在下拒之門外的樣子,還談什麼功德?講什麼修行?”
“修行即是修行,功德也是功德,兩者不能混淆!”深苦好似覺得自己有些過火,語氣稍緩,“我佛講求有緣,若是施主跟我佛有緣,貧僧不必多說,施主自然進入我佛門,若是施主跟我佛無緣,貧僧即便是舌綻蓮花又能如何?”
“那和尚坐這誠慧寺的住持作甚?在這蜈蚣嶺的上下弄這麼多的善田作甚?這些功德不就是要吸引一眾鄉民向佛嗎?不就是想要佛光在單梁國普照麼?”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貧僧不想要什麼功德,我佛之佛光也不消貧道的功德來普照單梁國。”深苦淡淡的回答道,“貧僧只知道修行乃是生活,舉止言行都是修行。貧僧既然無法擺脫這一世的臭皮囊,就只能日日夜夜的修行。”
蕭華還要開口說什麼,深苦又是接著說道:“施主怕是跟常人一般的想法,但凡修行就要脫離俗務,殊不知這天地間哪裡都是苦海,即便躲在了禪房也不可能清淨。與其如此,為何不深入苦海修行?”
“施主剛剛說起功德,救一人是功德,活十人也是功德,不一定非要在旁人危難時刻的救助才是功德。我誠慧寺的僧眾,甚至其它單梁國的僧眾,雖然少了誦經的時間,雖然少了打禪的機會,可他們在勞作之中也在修行。而且,我單梁國的僧眾不讓世人身處水深火熱,積功德於平常,誰又能說這不是功德?”
“哈哈,老和尚說的不錯!”蕭華大笑,“救人於水火乃是小功德,教人出水火才是大功德。不必教化佛理,只要教會善念就是佛光普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