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5部分,首席國士,孤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軍使用埋設於地面的“火藥炮”(即鐵殼地雷),給金軍以重大殺傷而取勝。另外,火器最早在趙匡胤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只是當時火藥純度不夠,導致許多武器沒能形成殺傷力,因此在戰爭中沒有顯示出舉足輕重的地位,一直到元末明初,火器才逐漸登上歷史舞臺。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的四大發明,火藥傳入歐洲之後,當地人才對其加以研發、利用,從最早的開始用於治病上逐步轉移到了軍事,真說起來,歐洲火器出現的要比中國晚。本書以大宋為藍本虛擬的大頌,有些不符合史實的地方也無須推敲。
第432章 白磷
秦百川的右手傳來疼痛的感覺,低頭看卻是虎口已經裂開,整條右臂甚至都已經失去知覺,他用力的揮動手臂,確認沒有什麼大礙之後,這才勉強一笑,道:“老爺子,恕我直言,東西是好東西,可還需要繼續改進。”
“呵?你這小娃娃口氣倒是不小!”楚老爺子稍微有些不悅,楚甲已經冷哼出聲:“這火筒是我們五個兄弟潛心打造而出,放眼這天下間,即便是工部的那群廢物都難以打造,你竟說還要改進?”
楚甲聲如洪鐘,震得秦百川耳膜都有些發麻,從他的話裡秦百川也基本判斷出來,這甲乙丙丁看來以前都應該是楚老爺子手下的得力干將。
“楚甲老爺子暫且息怒,我沒有貶低火筒的意思,事實上,能製造這種東西,幾位的手段甚至都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日後必定名垂青史。”秦百川這話倒是發自肺腑,後世如果有人學習這段,楚老爺子等人必定被看成是火器的鼻祖。
“你小子,只會油嘴滑舌嗎?”楚甲等人隱姓埋名這麼多年,雖說不在乎什麼名氣,可如果能名垂青史,被後世人記起這對他們來說也是莫大的榮譽。聽秦百川言語真摯,楚甲態度也好了一些:“那你便說說,還有哪裡需要改進?”
“等等!”秦百川抬起右手準備開口,楚甲又道:“我可事先跟你說清楚,如果你說的有道理,我們這幾個老骨頭會聽取,這裡的東西也任由你拿走;如果你說的狗屁不通……哼哼,老哥願意把東西交給你,也要問我楚甲同不同意!”
“楚甲老爺子,你請看……”就算再不懂槍械,可沒吃過豬肉總看過豬跑,秦百川胸有成竹,將右手破裂的虎口伸出來道:“火筒存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後坐力太大……嗯,就是火藥爆炸時候所產生的衝擊力太大,這便是一個弊端。”
“這算什麼弊端?”楚甲不服氣的道:“你是個文弱的書生,自是沒有那許多力氣,若是換成了戰場上的武將,又豈會是這番光景?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老夫看果然沒錯!”楚甲老爺子認為秦百川是強詞奪理,神情中已然有了輕蔑。
“楚甲老爺子教訓的對,可百川想要做這樣一種假設。”秦百川很耐心的道:“您看,如果似我這樣的書生都能熟練使用火銃,數量充足的前提下,大頌人手一支,到時候無論是大真、大銀,即便再多幾個外族同時入侵,我大頌人人皆兵,都可上陣殺敵,誰還感冒犯我天朝國威?”
秦百川意識到即便是被朝廷疏遠,包括楚老爺子在內對當朝還是有著濃濃的愛國情懷,他們沒事兒研究這些幹什麼?不是為了造反,那肯定是護國,因此秦百川在勸說的時候運用了一點語言技巧,以大頌國威做了假設。
“楚甲,你莫要在這吵吵鬧鬧,秦小哥說的有道理。”楚老爺子呵斥住楚甲,正色看著秦百川:“繼續說。”
“還有,”秦百川將火銃遞給楚老爺子,道:“秦某才打了一槍,這火銃便已經熱得發燙,若是戰事激烈,連發十槍、二十槍之後,不知道這火銃會不會炸裂?”
楚老爺子點頭,楚甲也是皺了皺眉,訝然的看著秦百川。他所說的第二個問題,其實楚老爺子和他們也不斷探討反覆論證,最終實在沒想出什麼解決的辦法,只好提出以冷水澆灌達到冷卻的目的。
“冷水澆灌倒是一個辦法,可槍管之後要填充火藥,若是有殘留的水漬將火藥浸溼,火銃還能否發射都是一個問題。就算能夠發射,老爺子你看,現在這火銃空空,從裝填火藥到發射,即便是最熟練的槍手只怕也要三十個呼吸能夠完成。”秦百川咧嘴笑道:“火銃的射程就算有六十米,三十幾個呼吸……恐怕這頭火銃引信剛剛點燃,那頭敵人的鋼刀已經架在了咱們的脖子上。”
“這不是問題。”楚甲老爺子又開口道:“真若是上了戰場,每人可以配三把火銃,再有兩人專門負責裝填,引信再製作短一些,三人輪流協作,保證三個呼吸便能打出一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