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4部分,范進的平凡生活,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一例外,全都是皇親國戚,既有前朝外戚也有本朝李、陳二太后的孃家人。人都很客氣,話說的也婉轉,主旨只有一條:設法廢除一條鞭法,停止清查皇莊子粒田。
張居正的這個構想雖然還沒真正實行,但是訊息已經走漏。這些皇親貴胄手上,都控制著大批見不得光的田產。皇莊作為皇室收入的一部分,於制度上不用承擔賦稅徭役,其總數也有嚴格限制。
可是現在,各處皇莊已經嚴重超出限額,每年不但不給皇室交納糧食稅收,相反還向朝廷索取補貼,否則就難以為繼。這爿爛帳如果抖出來,引發的後果也不會比周世臣案小多少,那些人既然能找到自己府上,呂調陽自也不會例外。
張四維並沒有收那些人的禮物,但也沒拒絕對方的請託。嚴格來說,他對這些人的請求回以摸稜兩可的態度,讓人猜不透他想的是什麼。事後還把這些人來訪的時間地點人數用意以及所送禮物列了詳細清單交到張居正手裡,以免張居正懷疑。
呂調陽做人做事和自己不同,絕對不會把這事向張居正彙報,以他的性子多半是當面回絕。可是這幫皇親又不能得罪太狠,自己又沒皮沒臉慣了,一次碰壁下次接著來,想來昨天晚上呂府上也少不了接待這樣的客人。
一碗參茶喝下去,呂調陽的狀態沒好多少,人還是沒有精神,閉上眼睛養神。時間不長,外面便有通政使司的辦事人員,將今天的奏章送上來。
在皇帝親政之前,首輔其實就是作為皇帝的替身,代替皇帝處理朝政。除此以外,呂調陽還要代替張居正擔任天子老師,為天子講課。昨天事出特殊日講暫停,今天就不能再推。
呂調陽看了看奏章,又看看沙漏,搖頭道:“時間有些來不及,日講怕是要耽誤。這些奏章先放在這,老夫先去為天子講書。鳳磐,這些奏章你先看了擬票吧。”
張四維當然不想拒絕這麼一個好機會,就在呂調陽離開之後,便拿起一本奏章展開看著。這是一份河道衙門上的奏章,夏季將至,雨水一來黃河便可能發生水患。眼下正是抓緊時間疏浚河道加固堤壩的時候,照例向戶部支取工款。
河工為國朝一等大事,這種奏章其實不用探討,都是立刻就批,只是走個流程拿錢。張四維提起筆,還不等寫字,忽然門外傳來一聲咳嗽,回頭望去,只見一名年輕太監站在門首。
張四維端詳兩眼,認出這名太監正是馮保的心腹,司禮監秉筆張大受。論身份,張四維自然遠比張大受為高,可是他態度極是謙和,主動起身迎接道:
“張老先生?怎麼今兒個得暇,到這邊轉轉,屋裡坐。這裡有家鄉送來的新茶,雖然不比江南的茶葉好,倒也是別一股味道,正好請張老先生嚐嚐鮮。”
張大受走進值房四下看看,不緊不慢道:“今兒個是呂閣老第一天給天子上書,馮司禮得在乾清宮伺候著,實在過不來,打發小的過來,跟張閣老說幾句話。咱兩是一個姓,五百年前算是一家,有些話不便和別人說的,和張先生倒是能說個清楚。”
“張先生客氣了,四維初入內閣,諸事皆不知規矩,還望張先生多指教著些。”
“指教可談不到,這天下的規矩都是你們讀書人定的,咱們只有聽和學的份,沒有教的份。不過是做個傳聲筒,把馮司禮要說的話,說與張先生聽就是了。”他看看那份張四維還沒來得及批的奏章,“河工要款啊,張閣老是怎麼個章程?”
“因循舊例,自然是按著江陵相公時的規矩批准。”
“馮司禮打發小的來,就是提醒一下張閣老。您初入值房,好多事不知道,這個時候千萬要求穩不可求快,內閣這支筆提在手裡輕如鴻毛,落在紙上重如泰山。干係著成千上萬的銀子,無數的人命。一筆落下,福禍難測,等閒可動不得。像是這河工的事,一動就是幾十萬的銀子。這麼大的款要是出了問題,誰第一個擬的票,身上便有天大的干係,這可不是說笑的。”
張四維道著謝,將腰帶上佩的一隻赤金打造的金蟬解下來,遞到張大受手上。張大受也不推辭伸手接過,笑道:“看在咱是一個祖宗的份上,小的這多說一句話,樞筆不可輕動。這種事啊,誰第一個擬票,責任便在誰身上。蕭規曹隨總是無錯,張閣老既不是首輔又不是次輔,可犯不上第一個落筆。萬事隨著當首領的走,保證沒有錯處。您忙著,小的告辭了。”
眼見張大受離開,張四維心頭先是疑惑於馮保何以好心提醒自己這些,又或者是其膽大包天想要對河工款伸手?但轉念一想,又覺得這不是馮保為人行事風格,何況他要是對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