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部分,范進的平凡生活,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賢相,上下一心將士用命,蒙古人即使來犯,也未必有便宜。其實天下的事說到底,都離不開一個利字,如果攻擊大明的利益不如做生意來的多,他們肯定是想要做生意而不是想和我們打仗。是以學生從人性出發,認為其不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你在廣州以商賈為業,便把天下人都想成商人?”

范進道:“蒙古人不一定是商人,但是一定是人。學生曾聽人說起過,俺答有很多子嗣,這麼多人現在都在俺答羽翼之下,自然太平無事。可是等到俺答一死,爭權奪利的事不會少。草原上爭奪,最後多靠刀劍說話。誰手上的兵力多些,誰的聲音就大。所以越到這時,越會珍惜兵力。向西番擴張也好還是向大明用武也好,都會這損實力,在當下而言,沒有足夠的利益支撐他們做這種事,是以學生認為我朝與北虜就算打,也是小衝突,不會打大仗。相反,俺答的子嗣更需要向大明示好,希望俺答死後,得到朝廷冊封襲承王位。如果俺答要向大明動兵,我們一定能事先收到訊息,不至於措手不及。”

“那若是我軍出陣,討伐俺答呢?”

范進搖頭道:“不妥。草原幅員遼闊,一兩次掃蕩不傷筋骨,對蒙古人沒什麼影響,反倒失去了大義。再者我軍又不可能拔光敵人所有據點,白白製造仇恨,對我們沒好處。縱然趁著敵大軍遠去,攻取一些城池,也未必守的住,更沒人願意守。再者俺答素來知兵,不會留下這麼大的破綻。即便出陣,後方必有能將強兵守衛,我們出征師出無名,未必就能有什麼便宜。一旦打輸了,反倒給了蒙古人攻打我們的理由,到時候反倒真的可能打起來。我們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和平局面,也就此功虧一簣。邊關好不容易太平了這些年,我們可以少死人,多攢銀子,休養生息。現在盲目的打仗,把這個好局面葬送掉,目的卻只是為了一口氣,這不值得。而且打仗這種事肯定要有所準備,我們有多少準備學生不知道,只知道這仗打下去,在九邊貿易的商人利益會受影響,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會支援這種戰爭。而邊軍的物資輸送離不開商人,他們不支援,又怎麼打的贏。”

張居正看著范進,臉上依舊沒有什麼表情。“你是說,商人決定著勝負?你可知,這樣的言論到了朝堂上,是什麼後果。”

“朝堂諸公應該有面對事實的勇氣。我們對外說,自然可以說商為賤業,沒辦法,天下人如果都去經商,誰去種田。無糧不穩無商不富,還是得把大部分人固定在土地上耕作,國家才能太平。可是自己心裡是該有數的,九邊那種地方,自種自吃根本辦不到,朝廷又不保證不了糧食供應,最後就只能靠商人。現在九邊每年砸那麼多銀子下去,表面看上去皆大歡喜,實際就是揚湯止沸,解決不了問題,只是把問題勉強壓下去,類似給病人吃阿芙蓉。等到藥勁過了,會疼的更厲害。”

張居正一愣,“你說什麼?”

“學生……隨口一說。”

“不,我問你方才說九邊送銀子只是揚湯止沸,那你有什麼好辦法?”

范進想了想,“學生在廣東辦過軍務,不過廣東情形與九邊不同,交通比較發達,物資獲取容易。但是大概思路感覺是一樣的,物資如果不增加,銀子越多物價越貴,最後還是沒錢的餓死。朝廷發去銀子,就是希望所有邊軍都有飯吃,可是這實際辦不到。銀子到了邊關,一層層分下來,到了當兵的手裡有一半就是幸事。物資不增加,這麼多銀子一到,商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漲價,於是那些士兵依舊吃不飽。我們的銀子也不是無限的,今年用銀子把事情壓下,明年還是要出事,這不是個辦法。最好的辦法,還是讓物資變多一些,用市場的手段降低物價。物資不可能憑空出現,要想讓物資變多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商路暢通,讓商人願意去邊塞貿易,商人去的越多,九邊越繁榮,也就越太平。”

“所以,你是支援在邊塞開馬市了?”

“學生確實支援在邊塞開馬市,但是馬市只是一方面,其他的市場也該放開。馬市主要惠及蒙古人,於邊軍也是個發財的門路,於邊塞自己的物資作用有限。要想讓邊塞物資充盈,前提就是要讓那裡形成個開放的市場,而不是一個封閉的大兵營。九邊幾十萬軍兵,加上他們家屬,就是數百萬人口。這麼龐大的人口基數,如果能夠全面放開,足以吸引大批商人到那裡經商,商人一多,物資籌措起來也就容易。之所以現在做不起來,一是道路不暢通,二就是過於閉塞與外界來往少。能在九邊經的,都是少許有辦法有靠山的商人,他們卡著商路發財,故意讓物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