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8部分,范進的平凡生活,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不等於能做到,漢之宣,唐之憲,都曾想過收天下之權,結果都不怎麼好。原因就是身邊缺少一個能一心一意為人主服務的賢輔相。是以今天,這樣的賢相出現,是我大明之幸,陛下之幸,亦是百姓之幸。人主賢相相得益彰,紀綱何患不明,治軍何患不物,賦民何患不清?古天下有政本者,相之謂也。

等到落上臣謹對三字,范進甩甩手腕,側頭看向手邊計時沙漏,時間差不多已到了午時。金鑾殿內依舊安靜,除了書寫之聲,再無其他聲音傳出。滿朝文武人數雖多,卻沒人敢發出動靜,以免承擔驚駕或是打擾考生之類的罪過。

小太監已經把宮餅和茶水發下來,但是真正去吃的沒幾個。殿試雖然可以起身喝茶,但是不許上廁所,中途起身方便就等於是交卷。為了不排,就只好不吃不喝,為了功名前途忍一頓,誰都做的到。

再者殿試不給燭,到時間就強行收卷,而在這種大考裡,所有人都得用心構思文章揣摩詞句,雖然是千把字,但是寫起來速度快不了,一天時間未必夠用。大家都惟恐不能按時交卷,所有時間都用來寫東西,沒誰顧的上吃飯。

范進低頭看看那潔白的高麗紙上,自己那黑大光圓柳骨顏肉的館閣體文字,心裡基本已經有了把握:大概這樣就沒問題了。

張舜卿在路上對自己科普過,所謂殿試策論其實在隆慶時期就已經有些模式化,按范進的說法,就是變成了套路文模式。考生按照黃金三章規律寫些空話套話:策問多系君德君心,聖學聖政等套數,自恭維以下頌聖語及末後條,俱模新範舊,但於中間填實數段,臨時模仿策略問大旨……。

自己的文字是張舜卿這位才女點撥過的,加上原有的底子,應該不會差勁。心頭一寬,膽子便大,解開宮餅外包裹的紅綾,拿出來放在嘴裡大嚼,又把茶拿起來喝。

萬曆坐在御座上向下看著,兩下之間是有一些距離的,大殿太大,一些倒黴的舉子被分到光線陰暗的角落裡,不但皇帝看不到他,他自己其實也看不清字。分到這種位置的考生,基本就是認倒黴,混個同進士就算了。

范進這個會元在此時有很大便宜,分到的是最靠前的位置,不但光線充足,萬曆也可以看到他。本來看著幾百人寫字是個很無趣的事,但是心境一變,看問題的角度也就變了。想著這幾百人裡,可能日後會誕生一些惟自己馬首是瞻,自己說什麼,他們就執行什麼的聽話臣下,於心境上的無聊,就被興奮所取代。

看著范進在那裡潑墨急書時,萬曆甚至在想,範卿若是此時是在畫畫,不知道能畫出多少內容來?上次到了八百破十萬,聽說後面還有八大錘,挑滑車,不知幾時能到。

有了這些想法,也就不覺得悶,再看到范進舉起宮餅大吃特吃的樣子,心中頓覺得有趣。招呼過馮保,在其耳邊道:“大伴你看,滿朝舉子,就只範卿一人在吃東西,看來本科已是胸有成竹。朕想賞他幾道點心,以示嘉獎……”

“陛下,此事不妥。讓其他舉子看見必以為萬歲心有偏愛,就失去公平了。”

“大伴你的意思是?”

“奴婢以為,再賞一包宮餅一杯熱茶就是了,再說他還要答卷,不能總吃東西。”

萬曆點點頭,“那便去辦吧。”眼中掠過一絲陰鬱,只是這情緒來快去快,馮保的注意力都在殿中,並未在意。即使看到,也只認為是小孩子鬧鬧脾氣,並不當一回事。

第二百七十七章 衡文(上)

中試舉人書寫對策完成,便可到東角門收卷官處交卷,范進的文字完成的不慢,但是也有人比他更快些。等他交卷時,張嗣修已經不在位置上,顯然已經交卷離開,在收卷官手裡也有了十幾份卷子。見他交了卷,收卷官點點頭,朝身邊人使個眼色,便有人在卷子上蓋個彌封章,再交掌卷官送東閣。

從這方面看,似乎整個流程嚴密,可以保證考卷私秘性。但問題是,京師官場上但凡有點見識的都知道,殿試的彌封跟不彌封區別不大,這裡的原因就在於收卷、彌封、掌卷他們彼此認識,也知道考生是誰(卷子上寫著)而且他們之間是可以交頭接耳的。

收卷官送卷沒有定規,如果他願意,可以拿到一張卷子就跑一送東閣,也可以堆一百份卷子送一次,沒人能說出他的不對。是以掌卷官不需要知道所有考生誰的卷子是誰的,只要知道某幾份卷子的主人是誰就足夠了。

像范進這種會元,同樣享受這種特殊通道的權力,倒不是說會元一定要成為鼎甲,但是會元如果成為同進士,那主考官的臉往哪放?畢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樂

一意孤行

天降仙妻:這個宅男是我的

司徒止寂

四合院:阿瞞看了直點頭

進擊的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