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部分,范進的平凡生活,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格二賊,我們錦衣武臣真是無地自容有負聖恩。”

“大都督太謙了。錦衣緹騎,天子親軍,這一案裡學生也只是僥倖立了點微末功勞,不值一提。各位緹騎虎賁,平日維護地面,整肅治安,這回抓捕朱賊餘黨,也出了不少力氣,自然也是有功的。”

劉守有看著范進一笑,“看來薩保沒說錯,範公子果然是個很講交情的朋友。劉某出身文臣之家,與錦衣武官想事情不一樣。不過既在其位,就要謀其政,我自己可以不爭,但是怎麼也得給下面的兒郎爭一分面子,爭一碗飯吃。更何況,是爭一條活路。馮公公那邊這次出了什麼事,你我心裡有數,朱國臣這案子如果深挖下去,我想馮公公臉上也不會好看。”

范進搖頭道:“劉都督,我覺得這沒什麼必要。案子到了這一步,就可以收尾,再查下去,曠日持久浪費人力物力,也沒有什麼必要。”

他當然知道,朱國臣能在京師混成今天的氣候,背後自然有靠山。結合鄭嬋的描述,大概就能猜出來,他的靠山就是馮邦寧。包括這次自己遇襲,說不定也和馮邦寧有關係,未必是其主使,也有可能是從他那走漏了一些什麼,讓朱國臣有所發覺,鋌而走險。

從內心深處,范進當然希望把馮邦寧搬倒,既為京師除害,也是給自己出氣。畢竟朱國臣做過的大多數壞事,馮邦寧都在裡面有份。從做人的立場和自己的內心出發,范進都希望把其釘死,讓其人頭落地。

但是人做事不能只憑情緒左右,還是得考慮大局。單純為這點事搞死馮邦寧的可能性不大,李太后可能會震怒,加上李氏夫人敲邊鼓,說不定就會給馮邦寧一點顏色看看,流放充軍都有可能,但是殺他絕對不會。歸根到底,李太后和張居正,都離不開馮保。

眼下的朝局,皇帝只是個有名無實的擺設,實際朝政掌握在三駕馬車手裡。而馮保是這其中連線的橋樑,位置非常重要。內外有別,李太后不可能直接把張居正叫到面前來安排工作,有什麼話都得透過馮保代傳。如果這個環節出了問題,整個朝政的運轉,都會不順暢。而且馮保這個位置安排的,也必須是雙方都信任的人,否則的話很可能把大好局面搞成一團糟。

從正義的角度,自然是要剷除馮邦寧這顆毒瘤。但是從大局的角度,就必須把他保護起來,以求得事情最穩妥的解決。如果自己是鳳四那種江湖人,自然可以無所顧忌,自己痛快就行。可是官場中人,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大局得失,而不是自己快意。

再者,從理智層面分析,也能想的出,這個謀劃註定不會成功。真讓朱國臣把馮邦寧攀咬出來,最大結果是連他自己都逃脫司法制裁。最多就是被東廠搞死在監獄裡,讓案子不了了之,荷花這一案可能繼續懸下去,冤沉海底。

平白得罪馮保、張居正,又不能為民除害,這種蠢事,范進當然不想做。他也不認為劉守有這麼蠢,會想到把馮邦寧咬出來。他這麼說話,無非是一種表態,證明自己如果翻臉,可以讓馮保面上無光。畢竟錦衣服緹帥有直奏君上的權柄,馮保也攔不住他寫奏章。只是事情真到那一步,就意味著兩下內訌,這種事應該不大可能。

最大的可能,其實是劉守有拿自己當槍使。他不清楚自己根底,從年齡分析,以為自己年輕氣盛,又和馮邦寧有積怨。這種時候有人撐腰,很可能站出來放炮,老狐狸就能拿自己當槍使,自己坐享漁人之利。

見范進拒絕,劉守有倒也不惱,“範傳臚,你覺得就一個朱國臣,能鬧起這麼大風浪來麼?”

“自然不能。像他做的那些事,自然少不了官匪勾結。沒有官府的人當靠山,他哪裡有今天這番基業。所以除了殺這些人,那些包庇他的官府中人,也不能放過。不管是大宛兩縣、順天府還是……錦衣衛。都不能饒過!”

范進微笑著說道,態度很是輕描淡寫,卻已經把問題拋了回來。這一案,范進是主要負責人,連罪犯都是他親手抓的,說話很有些分量。別看他現在沒有正式官職,但是從考中進士那天起,他就有寫奏章議政的權力,再加上他聖眷優隆,他說的話說不定比一般言官說話都好用,皇帝一定會看的。如果他有意攀咬錦衣衛,也能讓這個機構傷筋動骨。

話說回來,錦衣衛採探訊息,訪拿不法,所仰仗的,就是這些城狐社鼠。與朱國臣之間也沒少了往來,這種往來是錦衣衛一直以來的工作模式,無賴幫錦衣採探訊息,反過來錦衣衛對其提供包庇,一些小的過失由其出面交涉,不了了之。這是幾輩子的傳統,原本不算什麼大事。可是這種事畢竟屬於檯面下的交易,如果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