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7部分,范進的平凡生活,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人少活多,能有新人進來分擔工作最好不過,把新人擠兌走,大家都要加擔子,這就不合算。
上元的戶房工作強度幾乎為六房之手,錢穀、丁口的計算每天不停,這些事又關係著一縣運轉的基礎,不能輕忽。沈三還是第一次見到,一座縣城裡,幾乎每天都有人要求入住辦戶籍,在戶房外排著隊等著辦手續的人,從天不亮就排起長龍,等到天黑依舊不見減少。想起自己的鄉親本來也是打算到上元討活命求飯吃,沈三於這些人也就格外有耐心。
等到春節臨近,衙門的來人越來越多,簡直像集市多過像衙門。大批老百姓扛著糧食或是蔬果走進衙門裡,見到當差的就往手裡塞。沈三剛一出來,就被一個老婦人拉住,剛想掙扎卻認出來,這老婦人正是自己當初幫助過的那董小五的娘。
“公子……恩公!老婆子找您找了好久,想要報答您的恩典,沒想到今天碰見了。老婆子到衙門,本來就是要送禮的,見到了恩公啊,這禮就不送別人,只送公子了。老婆子家裡窮,沒什麼好送的,就這點不值錢的小物件,您可別嫌棄。”
老婦人送過來的是個小籮筐,裡面放的,是若干不成匹的綢子。這種絲綢拿到綢緞莊裡很少人收,但是做一個人的衣服已經足夠了。尤其沈三這種身材並不特別高大的,更是綽綽有餘。雖然在揚州生活,沈三的家境還不足以穿戴綢衣,這還是第一次有機會穿上綢緞衣衫,其連忙搖頭道:“大嬸,這可使不得。禮物太貴重了,我不能收。”
“這有什麼可貴重的?要我說,這還拿不出手呢。等到明年,我兒子把家業重新振興起來,老婆子還要送整匹的綢緞呢。這點小意思,可沒臉說是什麼禮,也就是個心意,做人不能忘本,知恩圖報才是本分,大家來縣衙門都是為了表表心意的,總不能讓縣太爺覺得,我們這些百姓沒有良心。”
沈三納悶道:“嬸子,你們來不是為了怕衙門找你們麻煩,所以特意來送禮的?”
“恩公想到哪裡去了,在上元縣哪還敢有公差找百姓麻煩?現在上元的衙役都是怕百姓的,只要百姓去告狀,那些衙役就要倒黴。大家都在說,還是廣東人好。之前來了個海總憲,在應天搞一條鞭,咱們老百姓已經很享福了。如今來了範青天這個廣東人,比海總憲還好。只盼著朝廷將來多派幾個廣東人來這裡做官,百姓就有福了。”
“海剛峰是當世清官典範,大家怎麼覺得反倒不如範青天?要是海青天在位,這些人絕對不敢收禮。”沈三指著幾個正接過米袋子或是蔬菜筐向後院走的衙役,眼神裡很有幾分不屑。不管嘴上說的多好,最後還是要盤剝百姓,這種事自己見得是不少,但是范進既然號稱白麵包公,這麼搞法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典範不典範的,我們不懂,我們只知道要吃飯啊。海總憲那時候,是讓大家都很窮,範大老爺一來,就有人可以富了。我家是織絲綢的,海大老爺來的時候,整個應天的富人沒人敢穿絲綢,大家不是搬走,就是穿丐服做破轎子,我家的綢緞除了賣給朝廷就沒有地方賣。錢是可以吃飯,但是什麼時候才能發財啊?如今範老爺給我們機會,又是要罷織造,又是要興絲業,我家小五子就有希望出頭了。衙門貸給他銀子,讓他買織機,不但自己可以幹,還可以僱人手。現在那麼多吃不上飯的乞丐搬來江寧,裡面也有不少手巧的女子。我這次要挑幾個眉眼周正的回去,既是給小五子當僱工,也是給他當老婆,我董家可是要開枝散葉的。”
沈三似有所悟,又看看其他人,“那他們也是?”
“倒也不是,大家主要還是感激範老爺的仁政恩典。海總憲那時候搞一條鞭,雖然也是嚴格,可是到了下面,大家日子沒好過到哪去,像是我家這樣種不得田的,日子其實更苦一些,無非是大家都一樣苦,所有人就不說什麼了。範大老爺如今給了人發財的希望,大家自然要謝他。莊稼人想要到草市上佔個攤子,有腦子的想去做個牙子經濟,有力氣的想去給人保鏢,再不濟也是想要在城裡找個工作,給朝廷服役賺銀子,怎麼也比在村子裡強。這些事都離不開衙門幫襯,不提前來拜個山門怎麼行啊。”
正說著話,又是一群人走過來,卻是幾個穿公服的女子,手裡提著水火棍腰裡海帶著腰刀,看著是那麼回事,偏又煙視媚行,顧盼生姿,總用眼神勾人,讓男人心頭的火蹭蹭上竄。在她們身邊圍繞的,都是些鄉下的小財主,雖然有點錢,市面見得少,被這等女子的眼神一勾就邁不開步子,亦步亦趨地跟隨著。
那幾個女子則不耐煩道:“別圍著快躲開!年底了那麼多事不知道麼?你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