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1部分,范進的平凡生活,披荊斬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遠比別處來的大,關鍵就在於他們手裡有糧食。邊關的糧價,由這幾個大商賈說了算,而他們肯拿出多少糧食,往往決定了邊關是否太平,也決定了總督能否待的住。偶爾他們會低價出糧,但是代價就是要做一些不怎麼見得光的生意。吳石頭那些人雖然也做這種生意,但是和那些大商人比差的太遠了。”
“如果不讓他們做生意,或者靠著自己手裡有武力強行壓制,結果就會非常可怕。他們可以拒絕承運糧草,那結局就是九邊崩潰。大明朝最強大的屏障,會在極短時間內崩解,這個結果誰也承擔不起。”
三娘子回憶著吳兌的話,自己也有感觸。“邊塞是虎狼窩。在這裡沒有人是善類,也沒有人是天生的妖魔。無非是要活下去,就只能如此,要麼吃人,要麼被吃。把任何人當成無辜,最後都是自己遭殃。其實就像妾身一樣,為了生存下去,也會允許自己的部落襲擊消滅其他部落。榷場賣的東西太貴,或是交易量太少,不能讓我們滿意時,我也會默許一些部落騷擾邊牆,劫掠村莊,直到朝廷退讓為止。而邊軍為了立功,為了向朝廷證明自己的存在,也會主動挑起戰爭,或者故意打敗仗。一是可以把貪墨的兵器盔甲或是虛報的員額沖掉,二是可以向朝廷要銀子,否則就不再打。大家生活在這裡,本就是苦命之人,指望苦命人的慈悲,是指望不上的。”
往日裡與大明官員交往,三娘子絕不會掏心掏肺,這些話更是隻能藏在心裡。可是面對范進這個書生,她卻本能地想要對他說出一切。她有一種預感,自己對他越真誠,他回報也會越多。她願意信他。
范進點頭道:“我明白。吳老的話說的有道理,做官就是要學會平衡,而不是一味扶持一方。邊軍也好商人也罷,各自有各自的不易,各自也有各自的罪孽。單純說誰好誰壞沒意義,只是看是否過分。這些大商人手眼通天,而且負擔著九邊的軍糧運輸,不能單純把他們看作壞人。就像邊軍,不能盲目看作好人一樣。不過不管怎麼說,商人就是商人,我們防範邊軍,是因為邊軍一旦得勢,就可能生出不臣之心,行大逆不道之舉。而商人如果因為自己的某些利益問題就可以驅逐督撫,同樣是破壞了尊卑上下,壞了這個天下的規矩。”
“話雖如此,但是你能拿他們怎麼樣呢?除非抓住他們支援辛愛的證據,否則拿不到把柄,一切都是枉然。可是誰又能去拿他們的把柄?這些年下來,大商人和軍隊早已經互為表裡,派出去搜捕的部隊還沒點好兵,商人那裡已經得到訊息,保證什麼都抓不到。自從俺答病危榷場中斷,辛愛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物資,而我這裡卻什麼也得不到。這就是商人的力量,他們可以策劃一場封鎖,打出的旗號是為了保護大明,實際上只是為了他們自己的野心。”
“辛愛成為大汗之後,必然會發兵來攻,那些商人難道不會受害?”
“他們之間早有默契,辛愛還要指望他們提供物資指引路徑,自然不會加害他們。相反,辛愛掠奪來的很多物資,都要透過這些人來處理,還能讓他們發一筆橫財。再說,這場仗打完以後,朝廷為了安撫辛愛,肯定會開放更多的榷場,對這些商人來說,榷場越多,利益就越大,他們自然希望快點打仗。而且前兩年邊關來了很多外地商人,讓本地商人感覺到了壓力。他們需要讓人知道,邊地是個危險的地方,把那些商人嚇回去,才好方便自己控制這裡。”
“那他們就想錯了。如今江陵相公當國,那可不是個會被武力嚇住的人。如果辛愛想透過這種方式獲得貿易的機會,結果只能是榷場全面關閉,大家回到過去的態度。大不了繼續打下去就是了。”
三娘子搖頭道:“那樣不是打下去,而是我們土默特部落會滅亡,圖門汗將吞併我們,實現他祖父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一統草原,成為天命大汗。”
她用那雙桃花眼看著范進,認真說道:“土默特不能滅亡。這與我的身份無關。現在我是以一個大明臣屬的立場在說這件事,只要土默特存在,蒙古就不會統一,而蒙古不統一,就會一直衰弱下去。讓草原上的健兒死於彼此攻伐,大明朝的邊關才能安寧。如果現在的蒙古只有一個汗,大明的皇帝日子只怕也不好過。”
她說道這裡又苦笑一聲,“其實如果最後走投無路,我可能還是會嫁給辛愛。畢竟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土默特,保證天下不陷入戰火之中。雖然我是個蒙古人,可是我聽過乾爹講中原的風貌,江南的煙雨,京師的富庶,文士風流曲水流觴。這樣的好生活,是神仙過的日子,他們……不該被毀掉。我自己吃些虧也就認了,只要朝廷能明白我的心意,我就心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