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章 土匪據點,天眼術士,譚紅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均他們去老窩山選地了,我沒有跟著去,就獨自回家了。畢竟自己與這事情無關的。
還有,這給死了的人選陰宅,挖“金井”,都是上年紀的人去幹的,年輕人可別說不能主動的去幫忙,就是人家請也不能請年輕的人去幹。更別是跟著看熱鬧了。
不過,我走到了寬闊的農田中間時,忍不住往我們東北邊的老窩山看了看。
那老窩山,山勢陡峭,由東北偏向西南,中間凹兩邊高,在半山腰下,有一塊山窩,呈現一把椅子的形狀。按照風水學來說,是一塊好地方。按照那軍事佈局來說,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在建國之前,那裡就是土匪聚集的地方。
聽說那裡被土匪聚集了近兩百年,清末民初的朝廷和政府都沒有把那土匪給消滅掉,在解放軍的勸降下,才成功的把那老窩山的土匪給解散了,而不是攻打掉了。
但是,那裡一是離我們的屋場較遠,有四五里路,二是那山勢陡峭,從來沒有誰家把過世的人葬在那裡。那裡到現在都還沒有一座墳墓。
聽說,以前的聚集在那裡的土匪死了後,他們都是用火給燒化了,並沒有埋在那裡的。那些上了山的土匪,大部分都是孤身一人了。對於他們是否葬在了龍穴上,對其自身都起不了什麼作用。還有就是那裡山勢陡峭,又大都是堅硬的花崗岩,不好開挖“金井”。
今天,民俊爺突然提出這個建議,我現在猜想,他都是半開玩笑半當真似的提的。反正這個也就是提提建議,逝者的家人同不同意,就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以前,別的人家有人過世了,選地時,民俊爺,還有別人,都開玩笑的提過,把逝者葬到老窩山去。人家的家人就沒有誰同意。都當成玩笑了。
那裡不但是路遠,山勢陡峭,石頭過多,不好開挖“金井”。還有就是抬靈柩不好抬,上山難。
這次,大均竟然毫不猶豫的就同意了,就看他會不會在那老窩山上選好地。還有,民社爺真葬在了那老窩山後,他的後人以後能不能大發?
許多年來,都有懂行的人說,誰要是能葬在了老窩山上,葬得好,其後人會大發的。但就是沒有誰到那裡去選過陰宅。連我們這附近幾個村裡的歷代地仙,都沒有誰這麼交代後人。
他們是出於現實,一是那了路遠,不好出葬。二是不一定能點到龍穴。免得得不償失。還不如在附近尋一塊地,不讓後人吃虧。每年在掃墓的時候,都方便一些。
要不然,就是後人每年掃墓都要辛苦大半天。
中午的時候,大均他們趕回來了。半個小時候後,我就聽說,他在老窩山上給他父親選好了地,選在了那老窩山的山窩的半山腰的靠背上。是按照我們這裡的規矩,葬墳葬坡,砌屋砌窩的格局選的。
鄉親們頓時是議論紛紛,都笑大均想得出,把他父親葬到那老窩山上去了。路那麼遠,山勢那麼陡峭,大夥抬靈柩怎麼抬得上啊?誰願意去幫忙抬靈柩啊?到時候,他兄弟們背上去算了。
不過,鄉親們議論歸議論,民俊爺和桂叔、精華他們吃過午飯,就帶著一隻公雞和紙錢、線香、鞭炮等,上那老窩山去,開始開挖“金井”了。
天上的太陽火熱火熱的,曬得人的頭都能冒油。這樣熱的天氣,對於辦喪事的人家來說,真的是最不利的。
按照我們這裡的習俗,這上年紀的老人,就是滿了六十週歲以上的老人,都要在家裡放一個星期,在第七天出葬。
但是這麼熱的天氣,對於那屍體的存放就是一個大問題。很容易會腐爛發臭的。
一些有錢的人家,就想出了多買一些白糖,放在棺材裡。蓋在屍體上,說是能防止那屍體腐爛。
不過,我到現在也只是聽說過,還沒有見到過。
比較所謂的有錢人家還是不多。聽說那用白糖防止屍體的腐爛,要買一兩百斤。對於經濟不是很好的人家來說,也是一筆很大的花費。
還有,在這大熱的天氣裡去世的人也不多。特別是那老人。
下午,三點多鐘後,父親和族人們就開始去大均家,給民社爺弔孝。就是在他入殮後,的三天裡,每家去一個當家的或老人給他上吊唁一下。先對他的家人表示安慰。然後在到了第六天的“點主”的時候,就是真實開始辦白喜事的時候,大家在去喝酒就是了。不需要再到他的靈柩前祭拜了。那是,就是接待他的親友祭拜。
“笛兒啊,你今天怎麼神神叨叨的啊。把琪琪都丟在一邊,自己像丟了魂似的,是怎麼回事啊?”我正獨自站在樓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