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過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二章 公孫之殤,漢末天子,王不過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興平元年的最後幾天時間,在很平淡的氛圍中渡過,諸侯之間的征戰,也隨著天氣漸漸轉寒而暫時收斂了不少,各自都在默默蓄力,為來年做準備,還在打的,恐怕也只剩下幽州的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爭鬥了。
根據傳回來的訊息,公孫瓚的敗勢已經漸漸明朗,看來袁紹是不準備將這場戰爭拖得太久,根據劉協的智囊團分析以及郭嘉的總結,在沒有外力幫助的情況下,公孫瓚是不可能撐過明年的,除非袁紹願意主動放手,只是這可能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袁紹為了攻破公孫瓚,這一次可是下了大力氣,不惜血本,甚至連入冬以後,都沒有因為天氣的原因而降低進攻的力度,其中的投入,可是巨大的,就算冀州錢糧廣盛,但這一仗,如果不徹底打下來,袁紹都會血本無歸。
劉協讓甘寧暗中幫助公孫瓚沿海襲掠渤海一帶,但此時的袁紹,顯然已經顧不了那許多了,依照賈詡的推算,公孫瓚能不能撐過這個念頭都未可知,就算撐過了,一月之內,這場持續了一年之久的戰爭也會出現結果,而袁紹徹底佔據幽州,需要一年的時間來鞏固和收服。
這已經脫離了歷史的軌跡,如果按照歷史來看的話,公孫瓚就算最終難逃滅亡,也能再撐個三四年,但如今,因為劉協的插手,劉虞的死並不像歷史上那般毫無分量,最大的改變就是公孫瓚失了人心,無論軍心還是民心,公孫瓚在幽州的根基已經因為劉虞的死而徹底動搖。
在袁紹與公孫瓚角力的這段時間,不斷有縣城紛紛倒戈,這樣的打擊,對公孫瓚來說,甚至比在戰場上失敗的打擊更大。
如果是被袁紹攻破幾個縣城,對公孫瓚來說,不是不能接受,他還能再打回來,但這樣直接倒戈,所造成的影響卻是對軍心的打擊,而且還能造成連鎖反應,公孫瓚就算在戰場上打贏袁紹十次,都未必能挽回這個損失。
更何況,袁紹如今麾下兵強馬壯,莫說十次,現在公孫瓚想贏袁紹一仗都很難,兵敗如山倒,公孫瓚麾下不少將領看出公孫瓚的頹勢,或是默然離開,甚至直接倒戈。
公孫瓚敗亡,恐怕用不了多久,這已經是許多人的共識,便是公孫家內部,都已經出現了分裂。
這個勢力,怕是要敗亡了。
幽州,易京。
冰冷的朔風吹拂著雪花飄飄蕩蕩的灑下來,落在公孫瓚身上,鬍鬚,鎧甲,衣袍,此刻已經附上了一層冰雪,公孫瓚卻如同一尊雕塑一般站在城頭,遠遠地觀望著袁紹的大營。
訊息的滯後,劉協那邊得到的訊息已經是半個月之前的了,這易京已經是公孫瓚最後一道堡壘,半個月的時間裡,在袁紹麾下一眾謀士的出謀劃策之下,逐郡、代郡、上谷郡這些幽州大郡不斷失陷,到如今,就連漁陽、右北平也已經不全,如今公孫瓚手中掌握的,也只剩下這座易京城。
其他還有幾縣,但已經不足以為憑,公孫瓚打算孤注一擲,集結全部兵力,在這易京城與袁紹來一場最後的對決。
只是結果,卻並不容樂觀。
莫說普通將士,到了這個地步,就算是公孫瓚,也不看好這一仗自己能勝。
雪有些越下越大的趨勢,袁紹這一次,出奇的沒有主動攻擊,而是停下來紮營修整,但公孫瓚卻清楚,在這一次休整之後,自己將面對的會是狂風暴雨般的攻擊。
對袁紹的軍隊來說,好好休整一下,能夠發揮更大的戰鬥力,而對於公孫瓚手下將士來說,袁紹軍隊的暫時停戰,代表的並不是修整,而是無盡的絕望。
公孫瓚麾下本就不多的將領,如今已經不剩幾個了,而袁紹那邊,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四員大將,已經證明了他們在戰場上的影響力,若單論勇武的話,每一個都比公孫瓚強,更不要說還有其他許多頗有威望的將領,跟袁紹那邊的陣容比起來,公孫瓚這邊的武將陣容,只能用寒磣來形容。
而兵力方面,袁紹帶來的冀州軍以及陸陸續續向袁紹倒戈的幽州兵馬,林林總總加起來,已經過了十萬,而易京城中,守軍不過一萬,就算驅趕百姓上城助戰,加起來也湊不足三萬之數。
或許還能守一些日子,但敗亡是不可避免的了,這讓人有種等死的感受,而在士氣上,雙方的表現自然也就直觀起來。
怔怔的看著對面的袁紹大營,公孫瓚這樣已經站了一個多時辰,雪越下越大,城牆上已經開始積起厚厚的雪花。
周圍的將士看著公孫瓚,卻沒人上來勸說什麼,仗打到這種地步,軍心、民心已經喪盡,周圍可是還有著不少被迫上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