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鐵魂,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知!”

宗濤陪著笑臉:“八林教訓的是,我這人就是不長進。”

李二虎被戴了高帽,非常得意,掃視著宗濤,說得手舞足蹈。

張大牛忍不住好笑。

原來展旗寨曾是元末明初群雄爭霸之地。傳說朱元璋率兵討伐陳友諒,駐軍此山,在山腰下挖了一個大洞,囤積糧草。這洞石質堅硬,卻鑿得極大,頂得上幾間房子。

而山頂上,也建寨為營。起寨後,大旗獵獵,展旗寨得名如是。

大王山也因朱元璋在此地征伐而名。

展旗寨海拔八百多米。山腳一道關隘,山腰上也是一道關隘。這處關隘據險而設,也是石砌的牆,卻不甚高,長有幾百米,石牆內堆滿了稍加斧鑿圓形石塊,還堆了不少已開始腐爛的一米見長的粗木頭。

一個壯漢趕過來向張大牛和李二虎打個招呼。這壯漢提著一支漢陽造。

張大牛揮揮手,那壯漢退回石屋。李二虎推了宗濤一下。

宗濤毫不在意李二虎的舉動,卻把一路物事都看在眼裡,暗暗叫絕。

這種地勢,如果誘鬼子上來,擂木滾石,當得上千軍萬馬。

這一關沒設柵門,卻間隔百餘米,便有石屋。石屋不高,規模可住上三五人。

幾百米山路,對宗濤來說不費氣力,很快張大牛和李二虎把宗濤帶上主峰。

離主峰約二三十米,也是一處關隘。這道關隘一線排開,石屋數倍增。看到張大牛一行,三四個漢子欲過來,張大牛趕緊揮手屏退。

終於登上主峰。

峰頂別有洞天。也許是幾百年前朱元璋的傑作,整個峰頂一馬平川,坷坎極小,有幾百米的長度和寬度。四排石砌房子回形展開,中間一塊開闊地帶,四五畝面積,蒼松翠柏,老棗古樟,散豎其間。當中的古樟旁,一個石砌的丈來見方的臺子上,豎起一根粗竹竿,竿上一面紅色大旗正迎風擺動,旗上繡了四個大字:替天行道。

一路行來,宗濤博聞強記,整個山勢瞭然於胸。

展旗寨的地形地貌宗濤已銘刻於心。此峰三面環山,只有一條衝畈可達,且曲徑通幽,非熟悉者不能順利進入,是天然的關隘。山勢雄奇,易守難攻,並且寨後連著莽莽的群山。易於分散隱藏。

如果把此山作為根據地,與日軍周旋,進可攻退可守,必使鬼子首尾難顧。

看來此行不虛。宗濤暗暗高興。

接下來,怎樣接近劉松並說服他及一眾兄弟,才是重中之重。

看著張大牛和李二虎,宗濤心念一動。

014群雄會

靠山那排石屋中間,飛簷下懸著一塊木匾,三個鎦金大字:聚義廳。

原來寨主劉松少有點墨,卻聽過水泊梁山好漢的故事,故旗幟和大廳襲其名//李二虎把宗濤帶到大廳前空場地站著,張大牛跑進大廳稟報。

山寨的人,看宗濤的目光並不敵視,倒是有些嘲諷。

宗濤料知寨中兄弟並非窮兇極惡之人,心中大定,細細打量山寨。西北角一鑑方塘,清水粼粼,必是泉源。難怪當年朱元璋據此為營。

正打量,忽然傳來一聲長長的吆喝:“帶肥羊上堂!”

李二虎卟地一笑,拽著繩頭,搡著宗濤步入臺階。大廳門外兩邊各站一人,各背一杆火銃,神情肅穆;進入廳內,門邊也各站一人,背的卻是長槍。

宗濤抬頭望去。這廳闊大,正牆處擺兩張太師椅。左邊一個四十來歲的漢子。這漢子頭髮粗硬,面色紅潤,闊臉闊口,掃帚眉,眼睛有點鼓凸,身材魁梧,體格健碩,手臂奇長,掌大指粗。面上時有笑色,宛若彌勒佛。這正是寨主劉松。

右邊漢子三十多歲,身子有點單薄,小眼睛,塌鼻樑,留有幾根山羊鬍子,腿長腕細,面色冷峻。這是排位僅次於劉松的二當家於萬立。

下面左右各擺三把交椅,左側首席是三當家馮漢民,三十多歲,鼻左邊一顆黃豆大小的黑痣,眼光鉤子一樣鋒利;傍他而坐的是四當家陳子青,年紀也在三十上下,滿月臉,眉毛極淡;五當家何大山三十四五的樣子,段鼻,五短身材,面板卻較白淨。

六當家高繼成右排首席,年紀二十七八,右臉上有塊巴掌大的暗紅胎痣,精瘦精瘦,猴子一般,他似笑非笑地盯著宗濤。

張大牛此時坐到七當家的位子上。

劉松打量了宗濤一會,掂著手上的幾塊銀元,爽朗的大笑:“二位兄弟,怎麼逮著一隻瘦羊?”

除了二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