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色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四五章 等我們踢世界盃,金色綠茵,卓色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卓楊哥,我什麼時候才能像你一樣去歐洲踢球?”劉朗棟閃著大眼睛問到。他胖乎乎的圓臉蛋被夏日驕陽烤得黢黑,而且黑裡透著紅,但眼睛中閃耀的靈氣卻要比太陽更加炙熱。
劉朗棟就是卓楊三年前在朗校長家遇到的那個小男孩,他在那時回到了親生父母身邊。三年時間過去,十歲的朗棟變成了劉朗棟,也成為了十三歲的足球少年。
位於秦皇島的‘希望春蕾卓楊足球學校’,是卓楊出資興辦的,現在裡面有五個年齡梯隊共計十支球隊,每支球隊有小球員30名,是全日制的寄宿學校,每天足球訓練和文化課程同時進行。
像這樣的學校,在全中國共有十一間。自從和‘希望工程’合作之後,卓楊的春蕾計劃終於走上了蓬勃發展的道路。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在此刻展現了巨大威力,從數百萬在學校踢足球的孩子當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幾千人,裡面的天才潛力看得人目眩神迷。
而十三歲的劉朗棟就是這些天才之一。劉朗棟雖然接觸足球很晚,十歲時遇到卓楊才算真正開始,但天才就是這麼不講理,他就像卓楊一樣,練一天能頂得上別人練三天。
這三年中,劉朗棟從一開始只能和六七歲的小屁孩一起瞎踢,到現在他已經越級到U15一起訓練了,U15也是卓楊希望春蕾足球學校目前最高的年齡段。
學校裡的孩子們接觸足球都不算早,尤其正規訓練更晚,但像劉朗棟這樣的天才同樣不少。他們在和同年齡的中超俱樂部梯隊的比賽中,已經逐漸開始勝多負少。
足球是很吃童子功的行業,選材手段和目的上的不同,越到後來之間體現出來的差異越大,卓楊的希望春蕾計劃,正在依託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將其中的足球天才一網打盡。
西歐的人口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你們萬里挑一,我們十萬裡挑一,怎麼可能比你們差?
中超俱樂部中,恒大還好點,其他球隊的青訓基本還處在家裡掏學費進去培訓,俱樂部期望從這些孩子中訓練出天才的模式,豈不知天才從來不是後天練出來的。甚至還有一部分俱樂部並沒有自己真正的青訓,還是屬於老舊且應付門檻標準的掛靠性質。
而希望春蕾什麼錢都不收,選人只有一個標準——天才。希望春蕾是在天才裡訓練職業球員,其中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但卓楊因此的投入是巨大的,即便有希望工程的協助,這些年花去的款項也是天文數字,而且學校的規模和數量以及教練師資還在繼續擴大,這些目前都是純投入。
不過,曙光不會遠了,所有希望春蕾的足球天才都與翊楊領域簽署了代理合同,翊楊領域是這裡每一個天才的經紀公司。到了他們滿U16可以‘出欄’的時候,其中最佼佼者將會去歐洲,其餘的也將在中超俱樂部青年隊謀取位置,那就是到了收穫、或者叫資金翻倍回籠的時候,希望春蕾也可以形成自給自足的可持續發展。
·
“明年吧,明年我帶你去歐洲。”卓楊摸著劉朗棟溼漉漉的頭髮說到。
“耶~~”劉朗棟發出雀躍的歡呼,其他小球員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他,然後又去看卓楊,目光中全是渴望。
卓楊笑著環顧四周,又說到:“丁尕,彭明志,還有張現、張在你們兄弟兩個,明年也都去。”四個孩子頓時也像劉郎棟那樣歡呼起來。
丁尕,14歲,來自青海,主踢邊鋒和邊前衛。彭志明,15歲,來自廣西,可以踢後腰和後衛。張現和張在是孿生兄弟,14歲,來自大涼山,分別踢中場和前鋒。
利用假期,卓楊讓十一所足球學校各自抽調組成一支球隊,彙集在秦皇島踢了一次內部‘春蕾杯’比賽,來得都是各自學校天才中的拔尖,卓楊親自和他們一起踢球訓練。
13歲的中場劉郎棟,丁尕、彭志明、張現、張在,是其中最優秀的五個孩子。看著他們,卓楊又想起了基本同齡、在馬迪堡梯隊裡的李子墨等孩子,他們都是希望。
“每個人都有機會。”卓楊又對著所有孩子大聲說:“還有一年時間,大家好好訓練和比賽,明年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歐洲。”
到了明年,足球希望春蕾的旅歐計劃將全面展開,為數眾多的中國足球少年才天將在最高水平的足球環境中繼續去追尋他們各自的巔峰。
“卓楊哥,你再等等我們。”劉朗棟說:“等我們長大了,要和你一起去踢世界盃。”
足球少年們又是一陣歡呼。劉朗棟的話,是這裡每一個足球少年的心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