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雄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六十八章 萬民表率,我要當球長,漢風雄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遼、完顏女真和蒙古人都沒有將半島的氣運徹底滅絕,可現在朝鮮的國祚不僅要完蛋了,作為一個國家,朝鮮也完蛋了。
金氏突然覺得事情是那麼的荒謬。
好好地一個國家就這樣的被上國無聲無息的吞併了。
可是現在的朝鮮也真的沒有半點反抗的能力。不說內部就有閔家這樣忠心於中國的狗腿子,就說外部,濟州島的駐朝漢軍殺過來,整個朝鮮也無人可擋。
更不要說上國在東北和庫頁島上部署的兵馬了。
在滿清入侵前,近千萬的朝鮮人,去年統計後的人口竟然還不足五百萬。而上國卻是有兩萬萬的人口,兩者間完全不成比例……
而最最重要的是,朝鮮的支柱力量兩班貴族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取而代之的一些實力迅速膨脹的勢道門閥,在上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下又顯得不堪一擊。
而這些勢道門閥在被碾碎了之後,沒有廣大的中下階層的兩班貴族支援,只剩下大群大群的朝鮮百姓,這些泥腿子或許會敲鑼打鼓的歡迎上過天兵。因為上國現在所施行的一些政策與朝鮮國內施行的諸多政策是截然不同。
那些被上國從清虜手中解救出來的朝鮮人,為什麼大批大批的寧願在上國為奴,也不願意回到朝鮮為民呢?那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現實,他們在上國給人做農奴的生活質量也比在朝鮮當農民好。
金氏雖然對具體的政治了解不多,卻也知道兩班貴族的貪婪。
朝鮮”壬辰倭亂“期間,軍糧供應成為首要問題,事實上也不可能再繼續徵收貢物,因而在忠清道和全羅道改徵大米以代替所有貢物。後來朝鮮政府決定在京畿道試行‘大同法’,把以往向宮司為首的中央各司獻納的常貢(別貢除外)及向地方官廳獻納的需米和其他雜物全部廢止,代之以對土地一律徵收大米的制度,所徵收的大米稱為‘大同米’。在京畿道試行‘大同法’之後,大約經過了百年時間,除北部的平安道和咸鏡道外,各道都逐步實行了大同法。
在實行貢物制時代,名義上貢物是任何人都須繳納的,但豪門勢家常得以免稅,全部負擔都落到平民身上,同時由於代納人剝削嚴重,宮廷和官府實際收入反而很少。‘大同米’只是有土地的人才繳納,因而對無地或地少的人應該是有利的。然而,由於依然存在向宮司或中央官廳獻納地方特產的‘進上’和‘別貢’,以及還須向地方官廳繳納如木炭、蜂蜜、雞、野雞之類的物品,佃農身上的負擔一點也沒有減輕。並且這一政策還引發了朝鮮國內田畝租稅加重,官僚、土豪土地兼併加劇等狀況,商品貨幣關係的發展和高利貸盛行,造成了農村的階級分化。等到了滿清入侵前夕的時候,朝鮮民間,普通農民能保守父祖之田業而不賣於人者,十戶中只有三兩戶。農村出現了‘農夫無田,皆耕人田’的現象。農民耕種地主土地,稅賦負擔佔收成的一半以上。除去種子、假貸、歲前之糧,所餘僅及收穫量的一兩成。
要是打進來的上國天兵宣佈在朝鮮施行中國一樣的制度,全朝鮮的底層百姓都會熱烈擁護上國。
而如此貪婪的兩班貴族在外敵打進來的時候,卻根本無有還手之力,朝鮮幾次到了滅國的邊緣。
天時地利人和,全都不在朝鮮。
南京的那位可真是選了一個絕大的好時機啊……
沒有了數百萬底層百姓的支援,光憑殘破的兩班貴族在上國即將掀起的大潮當中,完全就是隨波逐流的小舟。更可笑的是,那些剛剛安定下來的兩班貴族,沒有一丁點想要改變的念想,腦子裡想的全是如何趁著秩序重新建立的空檔更多地吃進無主土地……(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