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0章 機關炮與坦克炮的對射(1),抗戰之還我河山,漢唐風月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嘎!中國人有機關炮!還擊!”坦克車裡位於車長位置的戰車中隊中隊長司本浩男大尉一邊聲嘶力竭的大吼,一邊用力拍打著前方駕駛員的後背。
這是因為日本坦克車裡並沒有配備車內通話器,但車內噪音太大,車長的命令無法傳到駕駛員耳朵裡,專門為此開發的傳達命令訊號燈在戰鬥時駕駛員也根本沒時間去看。所以才又開發出了肢體語言,像司本浩男這樣用力拍打後背,就是前進的意思。
當然,不是朝陣地方向前進,抵近到400米的位置,坦克的車頭就沒有正對山頂陣地方向,而是以最厚的裝甲稜角位置正面面對陣地,這樣既可以抵擋中國人的火力,還方便位於炮塔的57MM坦克炮的發射。
不過,既然機關炮能打穿89坦克車側面20毫米厚的裝甲,正面最大厚度25毫米的鋼板和裝甲稜角也讓人覺得不保險,現在能做的就是讓坦克車動起來,讓敵人不容易打到。
司本浩男在短暫的幾秒鐘內所做的選擇無疑是極為正確的。
無線電臺忠實的將司本浩男的命令傳到了其餘幾輛坦克乘員耳朵裡。與此同時,他所乘的那臺89式中型坦克最大功率為170馬力的發動機瘋狂的怒吼著,噴出一陣陣黑煙帶動著履帶沿著山坡斜向加速,一直斜指向三點鐘方向陣地的57MM炮悍然開炮。
坦克和工事的最大區別在於,坦克是活動的而不是死物,而且89坦克的57MM短管火炮的威力也遠比20毫米機關炮要大,如果對射起來坦克自然是要更佔便宜。
所以雖然猝不及防之下戰車大隊第1中隊損失了一輛坦克,但依然不足以將這位中隊長嚇退。當然了,他也不敢退,沒有後撤軍令,他若是退了,其結果還不如死在坦克裡。
可是,英勇的戰車大隊大尉並不知道,89坦克配備的57MM短身管手動火炮別看口徑大,但實際上卻是日本軍工的又一敗筆。
當然了,不能怪日本軍工專家們太渣渣,這也和他們一直盯著的中國這個對手有關係。
實在是,中國這個對手,太弱了,弱到基本上就沒有坦克。目標中的敵人都沒坦克,那坦克炮拿來做啥子?本著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的想法,日本軍工設計師們給看似強大的57MM坦克炮設計出了近距離摧毀機槍火力點、土木工事,壓制步兵火力等功能,絕對的步兵好幫手。
戰鬥理念還存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日軍從未將坦克車當成一個主力兵種來看待,坦克車不過是輔助步兵軍事行動的一種武器罷了。
在戰爭前期,這種戰鬥理念無疑是成功的。他們面對的,是最多隻擁有迫擊炮、山炮、戰防炮的中國軍隊。別說89式中型坦克,就是94式95式主要用於偵查型的迷你小坦克在中國,幾乎都是橫行無忌。
除了在東南戰場淞滬會戰中,偶露崢嶸的37毫米第三帝國制戰防炮給日軍的坦克找了點兒麻煩,在華北戰場,除了毒氣,坦克車幾乎就是壓垮中國人頑強抵抗的最後一根稻草,從無敗績。
這也導致了1937年日軍研製定型馬上就要投入大量裝備部隊的97式中型坦克依舊採用這個理念,57MM短身管火炮依舊是他們不二的選擇。步兵好幫手,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褒獎。
在中國的戰場上已經證明,中國人習慣於堆起的沙袋等土木工事基本都不是57MM炮的一合之敵,如果一炮不行,那就來兩炮。
包括憤怒的司本浩男在內,日軍坦克手們都擁有一個強大的信念,在帝國戰車的怒吼下,中國人這些抵抗最終都只是徒勞。
他們並不知道,裝備著初速慢,穿甲能力弱57MM坦克炮的97式中型坦克在四年後的緬甸仰光之戰中差點兒沒被日不落帝國裝備著M3輕型坦克的第7裝甲旅打成翔。
在中國戰場上所向披靡的57MM坦克炮甚至無法打穿M3輕型坦克13毫米至44毫米裝甲,如果想保證擊穿,必須得抵近至200米幾乎是坦克拼刺刀的距離。可在那之前,日不落帝國M3輕型坦克裝備的37毫米坦克炮就已經將新裝備日軍的97式坦克給打爆了。
而在舊關陣地,為了使自己的機關炮火力點能抗住大口徑榴彈炮的轟炸,劉浪可是下令將空汽油桶中填滿砂石擋在最前,空隙中也塞滿砂石,然後尤嫌不夠,在汽油桶之後再埋上一張厚15MM的鋼板。
這只是工事的正面,而在其上則是覆蓋了一層鋼板之後再覆蓋了兩層原木再鋪設了厚達一米五的泥土和砂石。只要不是被105口徑榴彈炮正面轟中,這幾個花費了工兵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