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唐風月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50章 小草(下),抗戰之還我河山,漢唐風月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的,刨除日軍海陸兩軍間不可言說近乎奇葩的矛盾帶來的戰力削弱。
其實,主宰這片血肉戰場走向的卻是犧牲和勇氣。
第62師所屬的炮兵自然不是沒有,正如日軍那位大將司令官所痛苦的那樣,他們是有炮的,但絕對不是什麼重炮。日軍那位大將司令官不過是為自己麾下114師團的重大死傷找個說得過去的藉口並順便往海軍那幫孫子上扣個屎盆子。
中國人能用“重炮”轟擊我方登陸部隊,就是因為你海軍艦載機出動過少的緣故。不光是海軍孫子會用拖延症這種拖後腿戰術對付土鱉陸軍,土鱉陸軍其實栽贓嫁禍的本領也不小。
第62師的的炮火支援是什麼呢?
民國24年,國府在武昌設立了陸軍整理處,其炮兵整理部門將其可管轄範圍內原有的火炮和近年來進口火炮統一整編為預備炮兵部隊,但結果怎樣呢?
可以用於野戰的火炮僅有567門,其中110門過於老舊被裁汰,剩餘456門可用,裝備戰鬥部隊的包括山炮132門,野炮252門,榴彈炮32門。456門火炮,這就是國府中央系部隊的全部家當。
有人恐怕不太懂456門火炮的含義,如果拿日軍一個步兵師團的火炮裝備對比你就知道了,一個日軍馱馬師團,其實就是山地師團,就是類似於獨立團曾經對陣過的第八師團,每個馱馬師團裝備一個擁有36門75毫米四一式山炮的炮兵聯隊,每個步兵聯隊擁有4門75毫米四一式山炮,70毫米步兵炮不算,一個馱馬師團擁有75毫米山炮52門。
而一個挽馬師團,像第20師團這種,就更可怕了,其炮兵聯隊裝備36門75毫米野炮另外還有12門105榴彈炮,加上四個步兵聯隊各自直屬的四門山炮,其75毫米口徑以上火炮達到64門。而日軍這種級別的常設師團,數量高達17個。
這還不算那些獨自成軍的炮兵旅團,僅是在淞滬參戰的11個日軍師團,其裝備的火炮就高達數百門,數量就遠高於中國最強實力中央軍所擁有的全部火炮。而中國,除了在山西還在和日軍北方派遣軍對抗的山西老漢裝備了數百門75毫米口徑以上山炮,其餘諸軍閥,火炮則少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能有81毫米迫擊炮,就算是裝備不錯了。
中國軍隊的輕武器並不遜色於日寇多少,但在重武器方面,卻是遠遠不如,這也是日軍一個師團往往能對戰中國軍隊7個甚至8個步兵師的主要原因。
但若是說中國軍隊的火炮徹底是渣渣也不對,光頭領袖畢竟也是有些卓遠見識的,裝備整理處的資料一報上來他肯定也傻眼。他這個全國領袖麾下總共就400多門火炮,別說要跟虎視眈眈的日本人較量了,就是和那位在晉省埋頭種田默默攢大炮的山西老漢比起來都還有點兒差距。
砸鍋賣鐵喝粥當褲衩兒,也得搞大炮不是?
由於那段時間和第三帝國正處於蜜月期,第三帝國需要中國的珍貴礦產資源,中國需要重型火炮,雙方自然是一拍即合。
國府花費巨資,甚至用礦山抵押貸款引進的是第三帝國製造的sFH-18型150毫米榴彈炮,此炮身軀魁梧,重達10噸,需要專門內燃車輛牽引。但這種火炮最大射程超過了15公里,而且穿甲彈、殺爆彈、燃燒彈、煙幕彈一應俱全,對日本陸軍火炮完全是“碾壓級”的,那也是中國炮兵唯一勝出日軍炮兵的重灌備。
日本陸軍當然也有自己的重炮,不是海軍孫子們艦艇上的重型艦炮,只是因為經費有限,以及自身民族固有的特點,他們的重炮,也是火炮設計師們基於扣皮眼吮汁兒民族特性設計而出的。
他們使用是的大正四年式150毫米野戰榴彈炮。大阪炮兵工廠出品的四年式150重炮,在節約經費再節約經費以及適合日軍野戰部隊騾馬運輸的要求下,突出“輕、小”特點,各結構元件務求輕便,重量不到三噸,分解後能讓騾馬拉動。
重炮的重點當然不是在於重字,但這玩意兒和未來的汽車有點兒像,日式汽車很經濟很省油,但速度一高就發飄若是撞上了估計都得像紙糊的一樣散架,安全性方面可是比重量更大的歐美系汽車差得多。這重炮也是一樣,該炮穿透力不強,基本以殺傷爆破彈為主,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就因小巧到極限,身管很短的四年式只有區區8800米的射程,連105榴彈炮的射程都不如。
用日軍火炮設計師的說法,中國人連75毫米以上的炮都少,大日本帝國皇軍還怕個蛋蛋,射程短些咋的了?
於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