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傅陽春秋,緣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卻是呂、彭兩城的旗號服裝……
另一邊,幽丘。
“情況不太妙啊,小瑩。”香織緊了緊韁繩。
“都說別學由美這樣稱呼我,這種情況豈止是不妙能夠形容的……”端木覺得小瑩這個稱呼實在不符合她的風格。
“目測對方有超過六百乘戰車,咱們可只有三百乘。”由美望著對方軍容,“御風說的對,我們這邊只能用迂迴戰術,儘量拖延時間。”
“只能當誘餌的感覺真是不爽。”
“戰車再多也只是些擺設,”阿史那雲萱拍馬上前,“公西將軍已經接受了我們的提議,以騎兵應戰。”
“騎兵?可我們沒有多少戰馬。”
“每乘戰車上不是有四匹馬嗎?這就是一千二百匹馬,加上運送糧草輜重的馬匹,我們可以得到三千戰馬。自古以來,草原霸主屢屢能夠橫掃歐亞大陸靠的就是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再強大的敵人也只有化為炮灰的份。”阿史那雲萱一激動,說話又開始語無倫次。
“全軍聽令,放棄戰車,善騎者上馬列隊!”傳令官下達了正式指令。
……
“小心!”由美話音剛落,端木瑩便再度掉下馬來,幸好她身手矯健,沒有受傷。
“既沒有馬鐙,也沒有馬鞍,更沒有護具,這樣怎麼戰鬥?”端木瑩放棄了再次嘗試。
“這就是我們草原民族的優勢所在,即便什麼裝備也沒有,一樣可以御馬殺敵。”阿史那雲萱帶著宇文芳薴、破六韓玥卿飛身上馬,圍著軍陣跑了三個來回,其間還表演了馬上對戰,好不帥氣!
“傳說胡人早在西周至春秋時期就擁有了騎兵,他們也是馬鐙、馬鞍的發明者,果真名不虛傳。”端木瑩不得不服。
列國時期中原地區的確鮮有騎兵,在周代,騎兵的作用是作為斥候使用,也就是負責偵查、傳遞訊息的小股部隊,基本沒有成建制的大規模騎兵部隊。究其原因,就是沒有馬鐙、馬鞍技術,人在奔跑的馬上很難掌握平衡,雙手不能解放出來,更不要提戰鬥,因此直到戰國中後期才在趙國和秦國逐漸發展出騎兵。
彭城和呂城作為南方國家,自然沒有對戰騎兵的經驗。
“大一年級負責牽制敵軍左師。”
“好,看我的偃月大刀閃耀在這戰場上!”
彭城軍開始擂鼓,戰車也隨之行動起來,形成錐形衝鋒。
“擂鼓!各部牢記自己的任務!”公西子閔腦門上也滲出汗珠。
傅陽三千騎兵盡出,兵分三路直搗敵陣,剩下的步兵儘量走山坡,戰車再厲害也不能上山。
彭城沒有想到傅陽會放棄戰車改用騎兵戰術,轉眼間騎兵已經踏至眼前,十幾乘戰車躲避不及被打翻。
傅陽的騎兵隊的目的並不是要硬闖彭城大營,一擊得手後便迂迴撤走,沒有戀戰。
彭城將軍見狀命令左右兩師追擊,其餘各部繼續前進。
三路騎兵掉轉馬頭,躲開與追兵的正面交鋒,馬隊如同三把利劍插入敵軍中部,造成了一片混亂。
戰車的優缺點都非常突出,正面衝擊能力、突破能力極強,與之相應的是轉向十分困難,御者的操控稍有差池便會導致翻車或撞車事故。傅陽騎兵從側後方突入敵陣,造成嚴重的侵擾,戰車不得不轉向衝鋒,可還沒等他們掉轉馬頭,騎兵隊已經揚長而去。
說來也巧,全校所有的乙類班學生都被分到了後路軍,乙類班大多數人都是類似阿史那雲萱這樣草原遊牧民族的後裔,騎馬如同家常便飯,或許這就是天意。
彭城將軍也不是草包,他見傅陽步軍都躲在山坡上,只派出騎兵衝鋒,這些騎兵也是且戰且走,造成的損失十分有限,他開始命令全軍轉為守勢,衝上去的部隊回收,很快穩住了陣腳。
這下傅陽騎兵就很難突破進去,三隊人馬在陣外徘徊,此時最好使用騎射攻擊,可這支臨時組建起來的騎兵隊哪裡能掌握這麼高階的技術,歷史上趙武靈王也是用了數年時間才打造出一支頗具戰鬥力的騎射部隊,眼下傅陽軍反而可能成為對方的箭靶。
“這麼耗下去不行,得想辦法給大家提提氣。”端木瑩手癢難耐,“香織,敢不敢拉著我衝進去?”
“有什麼不敢?駕!”香織催動戰馬,單騎拉著輕車向前,二人要上演一出雙闖龍潭的好戲。
香織的駕車技巧真不是吹的,敵人密集箭矢竟沒能傷到車馬分毫,戰車直衝彭城軍正面,二人藉著慣性一越而起,各自跳上敵人戰車,將車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