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大捷
黃小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四章大捷,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兒,黃小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漠南之戰後,匈奴人已經不敢在和幾年前一樣與漢軍硬碰硬了,而是在思考如何避開漢軍的鋒芒。
畢竟數次與大漢交鋒,再加上這場漠南之戰,雖然匈奴人的戰果也不小,但相對而言,損耗最大的還是他們自己。
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大漢與匈奴,兩方依舊處於膠著狀態,數年大戰,皆互有勝負,雙方還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大漢沒有能全方位碾壓匈奴,匈奴也沒有能大敗漢軍,若是按照如此情況進行下去,這場漢匈大戰,估計還要在打上十年以上,最後才會以其中一方的失敗而宣告結束。
而此刻漠北河西的匈奴人已然開始準備幾年後可能要到來的大戰了。
不過他們要幹嘛已經無所謂了,重要的是漢武帝現在要幹嘛。
劉徹一邊和朝堂上的眾臣商討大戰結束後下一步的行動,一邊在心中暗暗揣摩,下一次出征的將領人選。
趙信的事情給了劉徹當頭一棒,導致劉徹現在對一切匈奴人的降將,降兵,都抱有著莫大的懷疑與敵意,劉徹認為匈奴人是不可靠的,別看他們現在投降了自己,但只要情況不對,絕大多數的匈奴人都會和那趙信一般,臨陣投敵。
這不得不防啊。
目前的大漢軍隊中,匈奴人佔的比例並不算太多,也不算太少,尤其是領軍的將領中有很多都如那趙信一般,是投降的匈奴人,畢竟匈奴人瞭解匈奴人,而且他們的單兵戰鬥力也很可觀,所以劉徹才會對那些匈奴降將赤誠相見,大加封賞,希望他們能好好的為自己效力。
但有了趙信的前車之鑑後.......說句實在的,劉徹已經對那些匈奴降將起了殺心。
劉徹是一個很英武的皇帝,他也明白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道理,凡事不能以偏論全,並不是所有的匈奴降將,都好似那趙信般,厚顏無恥,但......不知怎的,每當劉徹想要繼續任用那些匈奴降將時,心中總會浮現出一句話。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在這種情況下,劉徹原本訂好了的下一次出征將領人選,也被他全部推翻,只因裡面有不少的匈奴人。
劉徹一邊聽著殿下大臣們的彙報,一邊在心中暗自揣摩。
“此次漠南之戰雖然只打了個平手,但佔據著主動的依舊是他的大漢,目前匈奴人已經退到了漠北,河西一帶,按照原計劃,下一步就該是出兵河西,但朕原本是打算讓衛青一舉殲滅伊稚歇,然後在出兵河西。”
“可現在.......伊稚歇率部躲藏到了漠北,大大加強了那裡匈奴人的防備力量,自己如果兵出河西,伊稚歇等漠北匈奴,定會派兵來救,這就又是一場硬仗啊!”
劉徹越想眉頭蹙的越緊,“如果自己沒有猜錯,接下來的河西之戰,肯定又要耗費無數的兵馬錢糧和數年的光陰,說不定才能僥倖拿下哪裡,中途萬一發生了什麼意外也說不準,就算是失敗的機率也很大,唉.....不好辦啊,不好辦。”
“相比於這些,最關鍵的還是統兵的人選,這又是一大難題啊。”
劉徹微微挑眉,腦海中浮現出了衛青的模樣,“反正不管怎麼說衛青是一定要去的,他常年和匈奴人交手,每戰都是斬獲頗豐,據說現在的匈奴人聽到他的名字都會畏懼三分,恩,下一次出兵河西,還是讓他掛帥。”
“不過這次匈奴人的降將一概不用,不僅不用,反而還要奪了他們的兵權,將他們都遷到長安城居住,嚴加看管。”
“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量那些人也沒膽子搞什麼小動作,要是他們不知死活,背地裡敢和匈奴人有來往的話......哼哼,”劉徹眼神陰翳,狠辣十足。
那可就別怪朕心狠手辣了。
“陛下,您看此法可行嗎?”董仲舒站在大殿中,向龍椅上的劉徹,輕聲詢問。
劉徹剛剛都在思考接下來的大戰,對董仲舒的話只聽了一小半,但他也懶得管這種小事,不過是籌集軍糧而已,劉徹擺了擺手道:“就依丞相所言。”
“諾。”
正當未央宮內的早朝還在進行時。
一位風塵僕僕的漢軍精騎,騎著快馬由北門衝入了長安城內,戰馬那矯健的長蹄踏在了青石所鑄成的街道上,引來了四周行人詫異的目光,不知道這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兒。
這名前來報信的漢軍精騎,右手握著戰馬的韁繩,左手高舉一束竹簡,滿臉都掛著激動笑容的他,始一衝入長安城,便向街道上的行人高聲大呼。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