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7部分,奮鬥在紅樓,淘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話。他的局面,在這一點上,是非常艱難的。他的後手,只是寄希望於雍治朝後,文官政治成形。但是,這似乎有點不保險。

半響之後,寧祥緩緩的開口,聲音很輕,“天子也是人。天子與天子是不同的。當年康順皇帝時期,便是善待大臣。英明、強勢的天子,他的太子往往性格就會孱弱。比如唐高宗李治、明隆慶皇帝。大周至今,已經定鼎一百五十多年,子玉你明白嗎?”

賈環聽懂了。

華夏上下五千年,王朝更迭。自唐宋以來,王朝的壽命多在兩三百年間。唐朝享國289年。北周(宋)167年。南宋152年。元朝,明太祖說,胡人無百年之國運。明朝276年。

換言之,大周,已經進入王朝的中後期。大約可以類比:唐天寶年間。國勢強大,兵鋒無人可擋。但內政、民力都開始出現問題。若日後無張居正這樣的人物出現,恐怕國運就在四五十年間。

這個時候,皇室之中不大可能再出英明、神武的中興之主。一代只會比一代差。這是歷史規律。而以雍治天子的性情,晉王、楚王,不大可能是一個性情強勢的天子。

新天子上任,必然是要重新整理朝堂,燒幾把火。但其意志力肯定不強。機會便在此時。

這些話,傳出去,賈環和寧太師都要被治罪、下獄。私下談論皇帝:大不敬。但話已經談到這個份上,賈環不介意再談的深一點,“學生有青雲之志,斗膽問老大人,如何為宰輔?”

寧祥偏頭,看著賈環,虛弱的笑一笑,指點道:“老夫在中樞十四載,歷經武英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中極殿大學士。”

這段自述的話,簡而言之,寧太師當年在軍機處從老四一直幹成了老大,一共14年。其中,8年的時間在當老大:中極殿大學士。履歷可謂相當的輝煌。

“彼時,朝爭不斷。於老夫自身而言,上善若水。君子無所爭,固弗能與之爭。內王外聖也!國朝至今,宰輔數十人,每一個人的道路都不相同。

於子玉而言,老夫有三條建議。其一,事功之路。子玉有治事之才,在地方作出天下矚目的功績,自可回朝堂中樞。其二,翰林、書院之路。子玉翰林出身,身後有聞道書院。若能執掌國子監,再擔任幾次提學官,會試主考官,自可入中樞。

其三,子玉文名達於天下。可學王荊公仰望。正所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這就是曾經執掌中樞宰輔的政治智慧。他聽過長子寧儒說過賈環的情況,能輕而易舉的指出三條適合賈環的路:

第一,以政績升官。第二,以團隊、黨派的旗幟、領頭人,進入中樞。第三,養望。沽名,待天子詔令。賈環現在才十四歲,很大機率可以熬死晉王或者楚王。至於,雍治天子,自不用說。

各有側重點、優劣。如何抉擇,看賈環自己的選擇。

賈環用心的記了,起身,再次作揖行禮,感激道:“學生謝老大人教誨。今日之惠賜,環終身不敢忘。”

寧祥虛弱的一笑,道:“今天說了這麼多的話,我有些乏了。子玉,你去吧。”

賈環心中感嘆,再行一禮,告辭離開了寧老先生的院子。

賈環看得出來寧太師已經是油盡燈枯,葬禮只怕不遠。便以研究官場筆記的名義,閉門謝客,暫留在寧府,再緩幾日去金陵。受了老太師這麼大的恩惠,弔唁,他想參加。

三月初三,寧太師在一場小雨的傍晚去世。頭七後,賈環帶著長隨胡小四、四名錦衣衛校尉北返,離開廣信府永豐縣。

沿途經過驛站,過南昌府,與文會數場,停留兩日,認識江西布政司眾官員。再過九江府,與劉知府談了半日,於三月十八日,買舟東下,前往金陵。

“譁……”

寬敞的樓船在長江中,順水直下,平穩而快速。九江段至金陵段,航道通暢。不像宜昌三峽段: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以賈環的身家,自不會租一葉輕舟往東,而是購買了一首中等樓船。此時,他在船廳中燈下,閱讀著寧老太師的官場筆記,沉思著。窗外,一江明月碧琉璃。

筆記中記載著這樣一個事例。世宗朝間,寧太師在陝西鳳翔府扶風縣中為縣令,有一個村子交不起皇糧賦稅。糧長催逼,差點鬧出民變。有幕僚建議寧太師搜捕為首的民壯,刁民也。但寧太師沒有聽從,而是撤換了糧長,以裡中老人擔任。收了五成錢糧,再以糧長家資補一成。事情得到解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